李一飘 - 扩大认可海外学府争取医科生回流|社论

香港多年来尝试引入海外医生,成效不彰,原因之一,是医学团体要求来港执业者须先通过本地试,成为障碍,而海外医生出路多,未必有兴趣来港执业。港府早前公布第一批认可海外大学医科资格,让相关学士或博士免试来港执业,打开了大门,但首批名单上的二十七所学府,包括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等,全属顶级大学,他们的医学学士或博士十分抢手,香港吸纳的难度高。昨天港府公布第二批认可海外大学名单,当中包括复旦大学,为首所获认可内地大学,为香港引入在内地培训的医生,开辟了新渠道。

第二批认可海外大学共二十三所,不乏高水平学府,如芝加哥大学、华威大学等,若在这些大学受训医生来港,水准毋庸置疑,特别是复旦大学在名单上,对香港学生起激励作用,若他们未能入读本港两所大学的医科,可北上复旦,学成归来,就可以执业,令本地的医生供应,多了一个就近的源头。

内地排名比复旦高的大学,如北大,今次未上名单,将来大有机会入榜,加上内地其他出色的大学,如中山大学也培训不少医生,只要未来开放的名单包罗更多内地学府,香港就有更多医生来源,港府应加快扩大名单,为港生往内地受训并回流回港,创造条件。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