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飘 - 引入电子呼救器 补人力拯救不足|社论

近年私人屋苑接二连三发生泳池遇溺案件,最新一宗,在上周六晚上发生,地点是九龙站上盖豪宅君临天下,两名七岁女童在会所一个户外泳池遇溺,一人送院后证实死亡,另一人情况严重。即使有救生员在场,却无察觉出事,救生员业界责无旁贷,必须认真检讨,作出改善。另外,现今智能科技成熟,会所泳池不能墨守成规,须研究引入,减少意外发生。

传媒报道,君临天下遇溺事件发生时,女童的家长在附近,而两名当值救生员称没听到呼救声,故不察觉出事。究竟有没有人应该为事件负上责任,有待死因庭聆讯事件,现在不宜评论。然而,对于救护员称没听闻声响,公众会问,除了声音,池中发生异样,是否目测亦可以发现?肇事泳池不算太大,为了安全计,是否需要定时点算在场人士数目,如果点算频密,便可提供多一重保障。

经过数宗事故,令人质疑,单靠人力,未必能够保障泳客的性命。营运泳池的机构,应善用智能科技。外国有游泳监测系统产品,游泳者戴上轻便的传感器,一旦长时间浸入水中,传感器便会触发音频和视觉警告。

另一种游泳监视器,小童穿戴腕带,可以连接游泳者和救生员、父母或护理人员,腕带监测出异样,便会发出高强度警报。这些电子呼救器,有总好过冇。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