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飘 - 引入照顾员等人力 有长期「紧急」需要|社论

一场新冠疫情,席卷长者院舍和残疾院舍,不少院友和照顾员染疫,凸显本港对照顾员的需求甚殷。有立法会议员形容,本地照顾员一方面要悉心照料长者院友,同一时间自己面对极大风险,目前犹如在地狱边缘工作,令人闻者心酸。劳福局使用紧急法赋予的权力,打开门户,紧急引入内地的照顾员,但反应并不算热烈,反映香港难以摆脱照顾员人手不足的问题。

本报今天的报道指,方舱医院和社区隔离设施陆续启用,但清洁工、杂工等职位,即使月薪比正常高,但仍有不少空缺,反映出这些工种,面对一定风险,有如各类院舍的照顾员一样,可以归类「厌恶性」行业,即使报酬提高,甚至比大学毕业生的受聘月薪中位数高,但仍难以请到足够人手。经过今次疫情,当局要正视本港「厌恶性」人力长期短缺的现象,并保持本地劳工优先应聘的原则下,研究持续地引入内地照顾员等「厌恶性」工种,作为本港长期的紧急需求。

当然,这些「厌恶性」工种,不能与医护专业相提并论。港府引入内地医护人员,目的是救急扶危,减少染疫者的死亡率,是应付一次性的紧急危机,是例外安排。为了维持本港医护专业水平,必须沿用现有的输入海外医生机制,作为增加医护人力的政策依据。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