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多士——疫苗供过于求?

  今年二月,联合国秘书长批评,全世界接种疫苗,「严重不均衡、不公平」:十个富裕国家接种了疫苗数量中的百分之七十五,但一百三十个「发展中国家」,得不到足够的疫苗。
  但是美国《纽约时报》——这家以关注弱势群体利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左派龙头媒体报道,非洲的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马拉维都要求疫苗生产商和捐助者推迟发货,因为他们现有的供应也用不完,非洲获发三点八四亿剂疫苗,目前还有一点三八亿剂尚未使用。
  印度的一位血清研究专家潘拿华(Adar Poonawalla)公开表示,全世界疫苗其实「供过于求」,以印度为例,可以接种二亿剂疫苗,但只有百分之三十三的人完全接种。非洲接种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一。不是因为缺乏供应,而是医疗基础设施薄弱,民众不愿意打针。
  直至今年九月,非洲一些国家依然在谴责「疫苗不平等」,几乎成「种族隔离」之势,要求富裕国家「分享疫苗」,但是这篇报道,以及这位印度专家所言,证明疫苗供应并没有问题,但是,接种疫苗缓慢,并不是简单的「不平等」问题,牵涉到文化习俗、民意思维、管治信用等等更为复杂和细致的议题——但这是一个敏感的讨论范围。
  譬如,为何非洲国家的人接种意愿低?有没有文化或者信仰因素,还是对政府的信任不足,还是医疗基础太差,负责打针的人员不足?如果是,为何会如此?这些问题,都因为政治敏感,而无法深入讨论。
  接种疫苗之所以「不平等」,不仅仅是医学研究的差距,还有其他的配套设施。不善于研究,并不要紧,这个世界本来就有许多搭便车的人。接受了疫苗,却没办法用,解释起来,就费力了。
陶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