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不打针难复全日课 成长留遗憾

  自新冠疫情去年初爆发以来,幼稚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授课同受严重干扰,先是长时间停课,教育界觉得情况不可以继续下去,必须补救,网上授课应运而生,更因疫情一度反反复复,网课变相取代了师生面对面的授课,但学校、老师、学生都心知不妙,长此下去,学习无法完整无缺,损失不少。现在当局容许师生打针率达要求的学校,可以全校恢复全日面授课程,迄今仅一所中学达标,情况并不理想,也不利于广大学生追回学业的落后。
  教育局容许十二至十七岁学生最少打一针疫苗满十四日,以及师生整体接种率达七成的学校,即可申请恢复全日面授。屯门啬色园可艺中学昨天起恢复全校全日面授,为疫情以来首所恢复全日实体课的本地课程学校,校方不敢松懈,实施多项防疫措施,防范校内出现疫情。该中学可以做得到,其他学校也可以,只是校方和家长有多大的决心。
  网课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除了智之外,其他四个教育元素,包括德、体、群、美均难以与面授课堂相比。昨天有中学生表示,长期留家网课,难以适应与人相处,教育界应高度重视,在过去一年零九个月以来,大部份学生失去了校园群体生活,失去了成长所需的人际技巧。由于教职员打针率可以接受,只是学生打针率有待提升,由于打一针引起罕见副作用的机会极低,家长为了子女完整学习需要,应带子女早日接种疫苗,学校也要从旁辅助,不要让广大学生长期学习落后,变为成长的遗憾。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