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香港搞了24年民主,解决了甚么问题?
选委会选举在没有吵闹声中结束。泛民自己拒绝参与选举,之后又批评这次选举结果是「清一色」。但清一色又有甚么问题呢?过去香港实行五颜六色的民主制,回归二十四年,民主愈搞愈多,到底是解决了问题、还是制造了问题?不妨看看香港政治、民生、经济的有甚么问题。
第一、政治上最大的问题是动乱与失效。在我读大学的年代,学者话「汇丰、怡和和赛马会管治着香港」,社会的权力被富裕阶层垄断了。政制改革的原本假设是香港实践民主制后,会增加了普罗市民的参与,打破财团的垄断,令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并可以消除草根阶层激进反对的根苗,令政府可以更加高效运转。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极残酷。回归二十四年政制不断开放,但带来的却是动乱和失效。争取民主由一种为追求良政善治的手段,变成民主本身就是目的,民主变成神圣不可侵犯的图腾。政府每次提出检讨政制,希望进一步发展民主,都会触发更大的动乱。在议会上未占多数的反对派,为了扩大其权力,就用拉布等各种方法瘫痪政府,令管治失效。民主没有解决问题,更制造大量问题。争取民主的过程,变成问题本身。
过去一年,反对派不参加延任的立法会,议会忽然变得高效无比,在一年之间,通过了二十四条法律草案、通过三千一百亿元的拨款,将因拉布而积压多年的拨款项目快速通过,令到政府施政的效率一下子大幅提高。议会清一色,不再有混乱,提高了效率。
第二、民生最大问题是高楼价。香港搞了二十四年民主,楼价是升了还是跌了呢?犹记得回归之前,香港市区楼价几年内由每方呎四千多元,到一九九七年炒上一万元。港英政府为了平抑楼价,在一九九七年一年推出三万个居屋单位,如果港英政府当年没有狂推居屋,恐怕九七年楼价可能已经升到二、三万元。一九九七年,民主党的李永达上街游行,说香港人已变成「无壳蜗牛」。二十四年过去,香港民主了,但楼价失控了。议员们通过一条又一条减少供应的法例,市区楼价由九七年的一万元高峰,升到三万元,去到一个正常人负担不起的水平。我上网搜索究竟有甚么团体曾反对过高楼价,结果只找到「爱国工会」曾发声抗议,其他的政党、特别是反对派政党,对高楼价问题视若无睹。香港政党的「离地」,已经去到一个惊人地步,是无能还是有利益呢? 所以,将民主看成万金油,以为愈多民主,就能够解决香港所有的问题,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我的经验是愈多民主楼价愈贵。大家见到星期一新一届选委会选出前后,有传闻阿爷约见地产商,说要解决香港高楼价的问题,主要地产股暴跌超过一成。香港过去哪一次民主选举,选完之后楼价会下跌的呢?香港的民主斗士,面对挨贵楼的市民,应该无地自容。
第三、经济缺乏发展前景。二○二○年底,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达四万六千三百三十美元,香港经济已进入高原状态,要寻找新增长点已经非常困难。幸运的是,香港处于内地高增长的巨大引擎旁边,香港只要加强与内地融合,水涨船高,理论上「扯着衫尾」也可以找到新的出路。但反对派骨子里就是反共,推动港独思想,全面排拒内地的一切,在经济上,鼓动年轻人抗拒与内地融合。香港本应要抢生意,却变成拣生意,拣饮择食,自断出路。
香港回归后搞了这么多民主,不但没有解决到政治、经济和民生上的甚么问题,反而制造出重大问题。所以,说解决香港的问题的方法是要有更多民主,其实只是一个循环论证。
当争取民主由手段变成唯一的终极目标之后,所有的讨论已经变得非理性。要解决香港问题,只能跳出「民主万金油论」的逻辑了。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第一、政治上最大的问题是动乱与失效。在我读大学的年代,学者话「汇丰、怡和和赛马会管治着香港」,社会的权力被富裕阶层垄断了。政制改革的原本假设是香港实践民主制后,会增加了普罗市民的参与,打破财团的垄断,令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并可以消除草根阶层激进反对的根苗,令政府可以更加高效运转。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极残酷。回归二十四年政制不断开放,但带来的却是动乱和失效。争取民主由一种为追求良政善治的手段,变成民主本身就是目的,民主变成神圣不可侵犯的图腾。政府每次提出检讨政制,希望进一步发展民主,都会触发更大的动乱。在议会上未占多数的反对派,为了扩大其权力,就用拉布等各种方法瘫痪政府,令管治失效。民主没有解决问题,更制造大量问题。争取民主的过程,变成问题本身。
过去一年,反对派不参加延任的立法会,议会忽然变得高效无比,在一年之间,通过了二十四条法律草案、通过三千一百亿元的拨款,将因拉布而积压多年的拨款项目快速通过,令到政府施政的效率一下子大幅提高。议会清一色,不再有混乱,提高了效率。
第二、民生最大问题是高楼价。香港搞了二十四年民主,楼价是升了还是跌了呢?犹记得回归之前,香港市区楼价几年内由每方呎四千多元,到一九九七年炒上一万元。港英政府为了平抑楼价,在一九九七年一年推出三万个居屋单位,如果港英政府当年没有狂推居屋,恐怕九七年楼价可能已经升到二、三万元。一九九七年,民主党的李永达上街游行,说香港人已变成「无壳蜗牛」。二十四年过去,香港民主了,但楼价失控了。议员们通过一条又一条减少供应的法例,市区楼价由九七年的一万元高峰,升到三万元,去到一个正常人负担不起的水平。我上网搜索究竟有甚么团体曾反对过高楼价,结果只找到「爱国工会」曾发声抗议,其他的政党、特别是反对派政党,对高楼价问题视若无睹。香港政党的「离地」,已经去到一个惊人地步,是无能还是有利益呢? 所以,将民主看成万金油,以为愈多民主,就能够解决香港所有的问题,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我的经验是愈多民主楼价愈贵。大家见到星期一新一届选委会选出前后,有传闻阿爷约见地产商,说要解决香港高楼价的问题,主要地产股暴跌超过一成。香港过去哪一次民主选举,选完之后楼价会下跌的呢?香港的民主斗士,面对挨贵楼的市民,应该无地自容。
第三、经济缺乏发展前景。二○二○年底,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达四万六千三百三十美元,香港经济已进入高原状态,要寻找新增长点已经非常困难。幸运的是,香港处于内地高增长的巨大引擎旁边,香港只要加强与内地融合,水涨船高,理论上「扯着衫尾」也可以找到新的出路。但反对派骨子里就是反共,推动港独思想,全面排拒内地的一切,在经济上,鼓动年轻人抗拒与内地融合。香港本应要抢生意,却变成拣生意,拣饮择食,自断出路。
香港回归后搞了这么多民主,不但没有解决到政治、经济和民生上的甚么问题,反而制造出重大问题。所以,说解决香港的问题的方法是要有更多民主,其实只是一个循环论证。
当争取民主由手段变成唯一的终极目标之后,所有的讨论已经变得非理性。要解决香港问题,只能跳出「民主万金油论」的逻辑了。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最Hit
屯门七旬翁帮朋友修理窗框 失足堕楼当场死亡
16小時前
九旬婆婆北区医院大堂弹琴 路人伴唱《万水千山总是情》 网民大爆婆婆猛料身世|Juicy叮
2025-11-14 13:32 HKT
洪天明承认周家蔚多次提离婚 流男儿泪指太太「可以得到更好」 自嘲冇吸引力惹飞来蜢
2025-11-14 11:00 HKT
35岁「变装皇后」宣布离巢TVB 患先天性心漏病 户口曾剩3位数要问妈妈借钱过活
2025-11-14 14: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