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放市民在心上 提早预告「黑雨」
昨早倾盆大雨,天文台向本报透露,为了预早告知公众暴雨将临,即使降雨量未达指标,仍较早发出「黑雨」警告,怎知落在八时二十分,大批市民在返工途中,由此招来批评。尽管现今气象科技先进,但在发出暴雨警告前,不应只按数字行事,需要更多同理心,要糅合科学与市民所需,才作判断。
早年天文台发出八号风球,过早或过慢,都影响市民上班上学,屡次招来批评,其后天文台作出改善,提早预告发出八号风球的可能时间,令市民较易接受。但同一方法,未必应用于暴雨警告上,因为台风酝酿时间较长,天文台有较多时间研判,但区域性暴雨,来得快去得快,现时须达至每小时逾十个分区量雨计达七十毫米雨,才发出「黑雨」警告。经过昨天事件,天文台须注视两段「敏感」时段,一是早上六至九时的上班期,二是晚上七至九放工时间,若数据预测大雨将至,应比现在更早预告发出「黑雨」的可能时间,好让雇员和雇主有所准备。
要准确预告「黑雨」真正发生,天文台须寻求更准绳的气象预报科技,同时加强与邻近地区交换数据。此外,要与工会和雇主组织沟通,让他们多了解提前预报机制,让劳资双方就如何上班、下班或在家工作,达成共识,减少分歧和争议。
李一飘
早年天文台发出八号风球,过早或过慢,都影响市民上班上学,屡次招来批评,其后天文台作出改善,提早预告发出八号风球的可能时间,令市民较易接受。但同一方法,未必应用于暴雨警告上,因为台风酝酿时间较长,天文台有较多时间研判,但区域性暴雨,来得快去得快,现时须达至每小时逾十个分区量雨计达七十毫米雨,才发出「黑雨」警告。经过昨天事件,天文台须注视两段「敏感」时段,一是早上六至九时的上班期,二是晚上七至九放工时间,若数据预测大雨将至,应比现在更早预告发出「黑雨」的可能时间,好让雇员和雇主有所准备。
要准确预告「黑雨」真正发生,天文台须寻求更准绳的气象预报科技,同时加强与邻近地区交换数据。此外,要与工会和雇主组织沟通,让他们多了解提前预报机制,让劳资双方就如何上班、下班或在家工作,达成共识,减少分歧和争议。
李一飘
最Hit
《东张》女神受收兵丑闻缠身终被停工 事隔多月终开腔坚称自律: 喺道德上冇做过唔好嘅嘢
2025-11-22 21:00 HKT
保良局委任Amanda S为烘焙大使 联乘推慈善曲奇 为冬日增添暖意
2025-11-22 08:3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