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要由有心有力的爱国者治港

  全国人大研究修改香港政制,香港未来要由爱国者治港,高唱入云。成为事实不难,做出成绩却不易。
  回归二十四年,香港搞出的烂局,固然与泛民和资本家将香港的好牌打烂有关,建制派也不够争气,亦是问题。未来要求爱国者治港,是否单纯爱国就可以治港呢?若然如此,有外国民调显示,十四亿中国人民当中有九成三人表态支持中央政府,非常爱国,那表示有十三亿人都可以成为治港者吗?当然并非这样简单。
  爱国治港者必须有心、有力,这不容易。所谓有心,并不是见到有饼仔派就涌过来抢的投机份子,而是真诚想为国家想为香港服务的人;所谓有力,是那些即使形势凶险,仍愿意担当,且办得成事的人。
  香港符合这些资格的人不多,但未来治港职位的需求却不少。选委会由一千二百人增加到一千五百人,加上从反对派挤出来的位置,新增的选委,随时有四百、五百人;立法会由七十席加到九十席,加上被DQ的反对派议席,估计有三十、四十个新人入局。这样问题来了,如何找出一大批真正爱国、又有心有力的从政人才?
  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当时是二〇〇三年,特区政府试图为《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草案几经修改,基本上完全引入西方原则,我认为这已是很好版本,对保护国家安全而言,甚至或过于宽松。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支持立法。文章出街翌日,有一位全国政协常委打电话给我,他是我的熟朋友。他不断地叫我要支持二十三条立法。我当时深感奇怪,我已发文支持,他为甚么还要再叫我支持呢?他在电话中胡诌几句后,草草收线。我终于明白,他是带著任务来的,相信是中联办发动爱国人士向外游说其他人士支持二十三条立法。而这位政协常委朋友,明知道我是支持立法的,还打电话给我叫我支持,明显是交功课。政协常委也如此马虎行事,难怪立法失败。
  顺便讲句题外话,香港人敬酒不饮,其后更把局面搞烂,结果搞到满街黑暴,也迎来更严厉的《港区国安法》。
  未来无论是进入选委会或者立法会的人士,必须是坚定的爱国者。按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的坚定爱国者的标准,主要有四点:一、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无论遇到甚么困难、挑战,都坚持一国两制的思想不动摇;二、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勇敢站出来,站在最前面与那些破坏者坚决斗争;三、要胸怀国之大者。要抛开一切犹豫和摇摆,抓着祖国发展的机遇,将支持祖国及香港发展结合起来;四、精诚团结,将整个社会在爱国爱港的旗帜下紧密团结起来,成为爱国者治港的强大力量和声势。总结这四点的核心,是既要真正爱国,也敢于担当。
  回想起二〇一九年那段风起云涌日子,满街暴力破坏,甚至放火烧人,挺身而出、敢于担当的人不多。反而调转枪头,对方提出五大诉求,不少建制派反过来游说阿爷,就算不接受五大诉求,不妨接受四大诉求。未打仗已投降。夏主任提出四个爱国者标准,明显有指向性,也针对香港建制阵营,是恨铁不成钢。
  人心难测,行为可见。愿意投身爱国者行列,为未来治港事业打拼的人,可以从他们的行为去鉴别是否坚定的爱国者。要看他们是否敢于做事、敢于发声、敢于在危难中挺身而出,而且有能力把事做成。中央要监察这些人的工作成效。
  最坏的情况是新加入一班治港者,他们自以为成了新的政治贵族,要么懒懒散散,占着位置不做事;要么扮扮反对派,骂骂政府了事。
  如果在未来五年,在建制派当道、爱国者治港的前提下,特区政府仍未能做出成绩,例如仍未能够在房屋及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有明显建树,只是一个「废柴爱国者」团队,这既有辱中央,也在自掘坟墓,香港的动乱,将会禁而不止。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