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政府高层像夸夸其谈的小学生
新冠疫情在欧美大爆发,英国本周一新增确诊五点九万宗,美国单日新增十九万宗,洛杉矶每十分钟就有一人死于新冠,殓房爆满殡仪馆拒再收尸。西方抗疫乱了手脚,事先完全想像不到会出现这种败局。
中国《青年网》访问了英国学者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谈到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抗疫的「灾难性的失败」。他形容这是一个「衰落的、固执的、封闭的文明的故事」。他说新冠疫情是对所有国家的一次巨大考验,它考验着每一个政府和社会的能力。有一些国家表现得非常优异,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而对于西方世界,情况完全相反。
马丁雅克形容西方政府缺少明确的领导,便出现了「摇摇效应」:封城—解除封城—情况恶化—再次采取行动—收紧政策但是还不能控制—情况进一步恶化……他认为西方彻底失败了。
马丁雅克分析,英国等西方国家,经历了这次灾难性失败,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政府的治理能力问题,二是文化因素。
以英国为例,政府的治理能力出问题,根本没有搞清楚抗疫的目标:A)没有清零的战略目标;B)在拯救生命和拯救经济上犹豫不决。据他的观察,整个西方世界最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其实中国早已给出一个明确答案:拯救人民生命是最优先的,做不到这一点,经济就无法保存。核心的选项是消灭病毒,拯救生命。他说,若做一个民调,绝大多数老百姓都会同意救人为重,但西方国家却无视这种诉求。
在文化因素方面,有西方政府及人民两个层面。A)政府层面是自身的骄傲。英国人对政府的表现失去了信心,但英国政府却仍沉醉于帝国时代的过往,幻想自己仍是世界最顶尖的国家,例如大肆吹嘘英国是全世界第一个批准使用辉瑞疫苗的国家。英国即使进入了这个「抗疫慢性失败」的时期,英国领导仍然强调「我们战胜了这个」、「我们战胜了那个」。马克雅丁认为,英国政府高层,「就像一个夸夸其谈的小学生。」
B)民众愈演愈烈的个人主义亦影响了抗疫。西方的民众认为政府的防疫措施影响了个人自由,政府在滥用权力。问题是各国政府缺少明确的领导,没有清楚告诉国民,他们需要这些抗疫措施。
马克雅丁说,英国和西方的情况,令他非常沮丧、非常消沉。而疫情已经造成根本性的损害,在欧洲,不仅是英国,包括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到二〇二〇年末,经济规模比年初缩水了百分之十,而经济要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长。对英国的穷人而言,他们的生活水平可能无法回复二〇〇八年金融危机前的状况。美国经济的萎缩没有那么严重,大约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五左右,但亦受到重创。
马克雅丁认为,在这场疫情中,世界领导者角色已经向中国转移。中国无疑会变得更加强大。
在这里顺带提提马丁雅克的背景,他在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是一名英国左派学者。在二〇〇九年,他写了《当中国统治世界——天朝的兴起与西方主导的终结》一书,预视了中国的崛兴。马丁雅克的特别观点是当时西方看中国,还是集中在经济方面的时候,但他认为经济起飞只是中国成为全维度强权中的一维,而且只是前奏曲。在道德判断标准、意识形态标准、人性解读模式、甚至人类终极生活形态的道路等形而上方面,中国影响力将愈来愈大。
从马丁雅克的背景,不可以把他简单地看成是一名中国通或者亲华学者,正好相反,他未必亲华,只是见到西方主流世界看不到的事情而已。
看马丁雅克对英国和西方世界的批评,是有些似曾相识呢?香港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从某个文化意义上来说,香港也是英国的缩影。而「沉醉以往、忘记学习」,是这种心理的典型。
在抗疫上,香港很多时都好像「一个夸夸其谈的小学生」,一开始就拒绝中国内地的抗疫方法,但自己又就做得马马虎虎,同样出现那种上上落落的「摇摇效应」,让疫情慢慢滑落到一个失控的境地,对经济、对民生造成难以挽回的冲击。
期望二〇二一年香港可以开放胸怀,多些学习成功的抗疫经验,跳出西方那种自我封闭的思维陷阱。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中国《青年网》访问了英国学者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谈到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抗疫的「灾难性的失败」。他形容这是一个「衰落的、固执的、封闭的文明的故事」。他说新冠疫情是对所有国家的一次巨大考验,它考验着每一个政府和社会的能力。有一些国家表现得非常优异,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而对于西方世界,情况完全相反。
马丁雅克形容西方政府缺少明确的领导,便出现了「摇摇效应」:封城—解除封城—情况恶化—再次采取行动—收紧政策但是还不能控制—情况进一步恶化……他认为西方彻底失败了。
马丁雅克分析,英国等西方国家,经历了这次灾难性失败,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政府的治理能力问题,二是文化因素。
以英国为例,政府的治理能力出问题,根本没有搞清楚抗疫的目标:A)没有清零的战略目标;B)在拯救生命和拯救经济上犹豫不决。据他的观察,整个西方世界最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其实中国早已给出一个明确答案:拯救人民生命是最优先的,做不到这一点,经济就无法保存。核心的选项是消灭病毒,拯救生命。他说,若做一个民调,绝大多数老百姓都会同意救人为重,但西方国家却无视这种诉求。
在文化因素方面,有西方政府及人民两个层面。A)政府层面是自身的骄傲。英国人对政府的表现失去了信心,但英国政府却仍沉醉于帝国时代的过往,幻想自己仍是世界最顶尖的国家,例如大肆吹嘘英国是全世界第一个批准使用辉瑞疫苗的国家。英国即使进入了这个「抗疫慢性失败」的时期,英国领导仍然强调「我们战胜了这个」、「我们战胜了那个」。马克雅丁认为,英国政府高层,「就像一个夸夸其谈的小学生。」
B)民众愈演愈烈的个人主义亦影响了抗疫。西方的民众认为政府的防疫措施影响了个人自由,政府在滥用权力。问题是各国政府缺少明确的领导,没有清楚告诉国民,他们需要这些抗疫措施。
马克雅丁说,英国和西方的情况,令他非常沮丧、非常消沉。而疫情已经造成根本性的损害,在欧洲,不仅是英国,包括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到二〇二〇年末,经济规模比年初缩水了百分之十,而经济要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长。对英国的穷人而言,他们的生活水平可能无法回复二〇〇八年金融危机前的状况。美国经济的萎缩没有那么严重,大约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五左右,但亦受到重创。
马克雅丁认为,在这场疫情中,世界领导者角色已经向中国转移。中国无疑会变得更加强大。
在这里顺带提提马丁雅克的背景,他在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是一名英国左派学者。在二〇〇九年,他写了《当中国统治世界——天朝的兴起与西方主导的终结》一书,预视了中国的崛兴。马丁雅克的特别观点是当时西方看中国,还是集中在经济方面的时候,但他认为经济起飞只是中国成为全维度强权中的一维,而且只是前奏曲。在道德判断标准、意识形态标准、人性解读模式、甚至人类终极生活形态的道路等形而上方面,中国影响力将愈来愈大。
从马丁雅克的背景,不可以把他简单地看成是一名中国通或者亲华学者,正好相反,他未必亲华,只是见到西方主流世界看不到的事情而已。
看马丁雅克对英国和西方世界的批评,是有些似曾相识呢?香港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从某个文化意义上来说,香港也是英国的缩影。而「沉醉以往、忘记学习」,是这种心理的典型。
在抗疫上,香港很多时都好像「一个夸夸其谈的小学生」,一开始就拒绝中国内地的抗疫方法,但自己又就做得马马虎虎,同样出现那种上上落落的「摇摇效应」,让疫情慢慢滑落到一个失控的境地,对经济、对民生造成难以挽回的冲击。
期望二〇二一年香港可以开放胸怀,多些学习成功的抗疫经验,跳出西方那种自我封闭的思维陷阱。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