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西方接种疫苗 正在体现「墨菲定律」?

新年一到,怪事就多。西方接种疫苗的安排,令人担心全世界把抗疫希望放在疫苗上,这种希望到底是否现实。
  一、英国同意混合接种疫苗的闹剧。据英国政府除夕公布的指导方针,如同一种疫苗库存不足,就准许民众第二剂接种时施打另一种疫苗(一人要相隔一段时间接种两剂疫苗才起效),以完成接种两剂安排。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外国卫生专家批评,接种两剂不同疫苗是否可起免疫效果,并未验证,英国怎可如此轻率建议。
  英格兰公共卫生署免疫接种负责人蓝西(Mary Ramsey)尝试解画,指这只会发生在极罕见情况,且政府不是在建议混合不同疫苗使用。她指,应竭尽所能让人们接种相同疫苗,但当不可能时,比起不打第二剂,在第二剂接种另一种疫苗会来的比较好。
  这种「第二剂接种另一种疫苗会来的比较好」说法,其实未经科学实证。英国出现这乱局,与首相约翰逊冒进的接种疫苗计划有关。
  英国上月二日成为全球第一个批准美国辉瑞药厂和德国生科公司BioNTech所研发的mRNA核酸疫苗注册紧急使用的国家,当时连美国本土都未批准使用这疫苗。美国抗疫权威福奇当时批评,英国政府只凭字面资料就批准辉瑞疫苗使用的做法,很有问题。但英国首相约翰逊这种抢先批准辉瑞疫苗的做法是刻意为之,除认叻话自己是全球第一,更抢先向辉瑞公司落单购买疫苗,令辉瑞马上把八十万剂疫苗供应给英国率先接种。
  约翰逊每一步也在赌。英国只公布收到第一批八十万疫苗,理论上为四十万人接种(因打第一剂后,隔几个星期便打第二剂)。但英国做法却是「注射所有现有疫苗的策略」,把八十万剂尽打,要为八十万人接种,以求高风险人群尽快被幅盖,结果可能遇上打了第一针后无以为继的问题。
  现在全球抢疫苗,英国曾称辉瑞在去年年底前会供应四百万剂疫苗给她们,但之后再无公布疫苗供应实况,若第二批供应英国疫苗赶不上又怎么办?结果英国搞出那个可以混合接种的「指导方针」,试图补镬。
  如果香港抗疫的问题是「叹慢板」,英国却是另一个极端,「胡乱来」。
  二、美国疫苗突然又可以稀释一半。美国联邦政府「神速行动」疫苗接种计划负责人斯劳伊(Moncef Slaoui)表示,加快疫苗接种的一种方法,是向某些个人提供两剂、但剂量减半的莫德纳(Moderna)mRNA核酸疫苗︰ 「就莫德纳疫苗而言,为十八至五十五岁的群体提供一半剂量—两剂、但正常剂量减半的疫苗,将实现以我们现有剂量为两倍的人进行接种的目标,我们知道它所产生的免疫反应与一百微克正常剂量的疫苗相同」。
  斯劳伊指,疫苗接种任务小组正在与莫德纳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讨论这个加快接种剂量减半疫苗的想法,最终仍由药监局决定。
  斯劳伊透露这种「减半注射法」建议,是为了回应为甚么美国不采用英国那种「注射所有可用疫苗」的策略,反而认为减半注射莫德纳疫苗更佳。
  问题是美国这建议,同样未经科学实证。可能斯劳伊是看到一些初步数据,认为莫德纳疫苗减半注射仍可产生足够抗体,但问题是莫德纳疫苗进行大规模三期临床试验时是注射正常剂量,减半注射未经大规模临床实证,又如何可以冒进?
  英美两国对接种疫苗的处理相当轻率,令心害怕会出现墨菲定律(Murphy's Law)预示的情况:「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就一定会出错」。接种疫苗计划或出错,但西方政府这种不严谨决策方式下,就一定会出错。
  墨菲定律还有深入一点的解释: 「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灾难选择。」我们只能希望,中国内地和香港,在设计接种疫苗计划时,会选择到做得对的方式。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