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多士——社交禁令为何成困扰?
肺炎疫情再度大爆发,除社交禁令之外,暂时似别无良方。
社交禁令的惩罚,冥冥中似是对网络科技时代的一种讽刺。互联网之诞生,目标是令人与人更加接近,但是网络日渐普及,社交媒体兴起至今,似乎离此「初心」目标愈来愈远。
首先是衍生「宅男宅女」的次文化。九十年代荷里活电影「网络惊魂」早就洞烛先机,女主角有所谓「社交恐惧症」,整日宅在家中研究电脑,所有日常生活物资全部上网订购,足不出户,社交生活已经隐然暗藏危机。
社交本来是人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互联网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社交的逆反,而令社交变得可有可无。宅男宅女的生活方式,由于社交的隔离甚至近乎断绝,具有某种科幻预言色彩,譬如几年前一出爱情小品「触不到的她」,想像互联网造成现实生活的虚拟化,十分悲观。
其次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是人类的本性,社交媒体反而促进人与人分化,而壁垒分明,也不必大惊小怪。
正如人类历史从大航海开始,无数冒险家的无畏探索,但是不同的人种族群,不一定因为交流而和解。社交媒体也一样,并无神力使人沟通和解,反而制造「部落化」,但当今社会普遍迷信科技,误以为互联网是通往大同世界的渠道。对于依赖网络生活的一代,社交禁令理应不会造成困扰,可为何现实并非如此?
陶杰
社交禁令的惩罚,冥冥中似是对网络科技时代的一种讽刺。互联网之诞生,目标是令人与人更加接近,但是网络日渐普及,社交媒体兴起至今,似乎离此「初心」目标愈来愈远。
首先是衍生「宅男宅女」的次文化。九十年代荷里活电影「网络惊魂」早就洞烛先机,女主角有所谓「社交恐惧症」,整日宅在家中研究电脑,所有日常生活物资全部上网订购,足不出户,社交生活已经隐然暗藏危机。
社交本来是人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互联网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社交的逆反,而令社交变得可有可无。宅男宅女的生活方式,由于社交的隔离甚至近乎断绝,具有某种科幻预言色彩,譬如几年前一出爱情小品「触不到的她」,想像互联网造成现实生活的虚拟化,十分悲观。
其次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是人类的本性,社交媒体反而促进人与人分化,而壁垒分明,也不必大惊小怪。
正如人类历史从大航海开始,无数冒险家的无畏探索,但是不同的人种族群,不一定因为交流而和解。社交媒体也一样,并无神力使人沟通和解,反而制造「部落化」,但当今社会普遍迷信科技,误以为互联网是通往大同世界的渠道。对于依赖网络生活的一代,社交禁令理应不会造成困扰,可为何现实并非如此?
陶杰
最Hit
1人住「6人大公屋」 主动求调迁4年半无回音 港男申诉焗变「富户」租金恐破万 房署有回应|Juicy叮
2025-11-19 14:06 HKT
薄扶林烧味店濒执笠 获港大内地生做1成功逆转 老板长文答谢兼减价 熟客劝:不要再降价了!
2025-11-19 14:55 HKT
老字号酒楼时光倒流价!乳鸽/烧鹅濑优惠$19.8 每日茶市供应
2025-11-18 13:01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