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关税为何成为中美博弈焦点? 一文睇清芬太尼是什么、特朗普的指控和背后地缘角力

更新时间:22:00 2025-05-13 HKT
发布时间:21:15 2025-05-13 HKT

芬太尼(Fentanyl)关税如何成为关税战焦点?中美近日协议,同时撤销关税战爆发以来的115%关税,但保留的关税美国有30%,而中国则是10%。原来,美国30%中,有20%是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称中国没有有效阻止毒品芬太尼进入美国,关税战前对中国加收的所谓「芬太尼关税」。

芬太尼药效为吗啡100倍 可麻醉镇痛

芬太尼本来并非毒品,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强效鸦片类药物,本主要作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其药效为吗啡的100倍、海洛因的50倍。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芬太尼因起效快、镇痛效果强,被广泛用于手术麻醉、癌痛控制等医疗场景,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临床用于麻醉前给药及全身麻醉诱导,手术前、中、后的镇痛与疼痛管理,以及癌症止痛,或用作镇静剂,在美国的医疗机构也可以合法使用,也是中低收入国家缓解疼痛的重要药物。

芬太尼。
芬太尼。

相关新闻:关税战|美媒:中国拟以回应打击芬太尼诉求 作与美重启谈判突破口

使用芬太尼过量死亡人数激增

然而,芬太尼高成瘾性与易滥用特性也使其成为以美国为主的毒品市场「隐形杀手」:非法芬太尼常被混入海洛因、可卡因等毒品中,但其仅需2毫克(约铅笔尖大小)即可致命,导致美国近年因过量吸食致死人数激增。2023年,美国因芬太尼过量死亡的人数超过74,000例,占鸦片类药物致死人数的绝大部分。此危机近年成为中美争议焦点,美国指控中国放任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原料流入国际黑市,中国则反驳自身管制严格,芬太尼在美国被滥用是美国监管漏洞与社会问题。

相关新闻:关税战︱中美大幅互降关税115% 特朗普称本周内 或与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

美国指控中国是芬太尼主要来源地

自2017年起,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政府将国内毒品危机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并以此为由实施贸易制裁,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美国政府指控中国是「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主要来源地」,认为中国企业通过加密平台和虚假标签向墨西哥贩毒集团供应原料,后者在墨加工后走私至美国。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查获的芬太尼中,98%通过美墨边境流入,而中国被视为供应链的起点。美国指控有中国企业明知相关的化学源料会被毒贩利用,依然出售。

相关新闻:美参议员促阻芬太尼输美 海关总署:筑牢查缉防线

中国自称管制芬太尼「全球最严格」

中国则强烈反驳此类指控,并发布白皮书强调中国是全球禁毒最严的国家,称对芬太尼的管制也是「全球最严格」。自2019年5月起,中国将芬太尼类物质和两种关键芬太尼前体列入管制品种目录,并通过全链条监管打击非法生产与出口。中方指出,美国以全球5%的人口消费了80%的鸦片类药物,其药物监管漏洞(如临时列管政策、处方审核松懈)和药企逐利行为(如淡化芬太尼风险的虚假宣传)才是危机根源。中国也指美国将芬太尼问题政治化,将美国自身的毒品问题变成中美贸易问题,并以此黑化中国。

相关新闻:关税大战|《中国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发布 反击美抹黑

为何难以打击芬太尼跨国流通?

尽管中美立场对立,芬太尼的跨国流通实则涉及复杂的全球网络。首先,制造芬太尼所需的其他化学品,其中一些具有合法用途,国际贸易难以完全禁绝。中国虽加强列管,但犯罪集团通过第三方国家转运、虚假标签等手段规避监管。

墨西哥则在其中发挥关键角色,包括锡那罗亚贩毒集团(Sinaloa Cartel)在内的墨西哥犯罪组织,从中国进口原料,在墨地下实验室合成芬太尼,再走私至美国。

根据美国缉毒局(DEA)介绍,锡那罗亚贩毒集团使用各种手段隐藏进入墨西哥的货物,例如将这些违禁化学品隐藏在合法商业货物中、给货柜贴上虚假标签、使用挂名公司以及透过第三方国家运输。

美国庞大的毒品市场刺激了供应链扩张。药企过度推广鸦片类药物、医疗体系滥开处方等历史因素,进一步加剧危机。

尽管中美曾于2018年成立联合缉毒工作组,在2019年全链条摧毁了一个与美国直接相关的非法加工、贩卖、走私芬太尼的犯罪团伙,但合作进展屡受地缘冲突影响。例如2022年佩洛西访台事件后,中国暂停禁毒对话以示抗议,直至2023年旧金山APEC峰会才重启磋商。

相关新闻:中美关系︱禁毒合作工作组 首举行高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