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拆局︱F-22都无计的「阵风」为何丧命于歼-10C? 专家:中国空战体系小试牛刀而已

更新时间:07:30 2025-05-10 HKT
发布时间:07:30 2025-05-10 HKT

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人类史上首次超视距机群空战,巴基斯坦6:0碾压式大获全胜,三架法国「阵风」战机在空战中被击落令人震惊。有不少评论认为,此战果令「欧洲最强战机」「阵风」变成纸老虎,而中国的歼-10C战机和PL-15空空导弹则一战成名。不过,有中国的军事专家则指出,真正在这场空战获胜的并不是中国某一种或两种武器,而是中国自己研发的现代空战体系。

「阵风」被视为四代半战机的「终极形态」

法国「阵风」战机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空战自卫系统Spectra,号称可以360度无死角保护战机。其曾和美国五代战机F-22进行过对抗演练,结果F-22始终没能将其锁定。西方的军事专家曾认为「阵风」就是四代半战机的「终极形态」,专为复杂电磁环境设计,理论上极难被锁定击落。这也是印度花每架2.5亿美国购入的原因,其单架比五代战机F-35更贵。

相关新闻:印巴空战.拆局︱史上首次大规模超视距空战 印度空军为什么一败涂地?

法国「阵风」战机空战自卫系统Spectra,号称可以360度无死角。
法国「阵风」战机空战自卫系统Spectra,号称可以360度无死角。
法国「阵风」战机空战自卫系统Spectra,号称可以360度无死角。
法国「阵风」战机空战自卫系统Spectra,号称可以360度无死角。

印巴这次空战,其不同于发生于近代美国和伊拉克或北约和南联盟间的空战,甚至不同于俄乌战场的零星空战,这次是中国和西方同级现代化战机大规模的对抗,涉及整个战场布局、电磁对抗机制与导弹协同作战等各方面因素,可以算是至今为止,人类史上第一次超视距现代空战。

这架印度空军编号「001」的法国「阵风」战机已被PL-15「除役」。
这架印度空军编号「001」的法国「阵风」战机已被PL-15「除役」。
被击落的其中一架战机,证实是编号001的法国「阵风」战机。
被击落的其中一架战机,证实是编号001的法国「阵风」战机。

内地「观察者」网「航空航天」专栏撰稿员白玉京的文章指出,「阵风」几乎没有规避动作的情况下被中国PL-15导弹远程猎杀,关键问题或许不在「阵风」Spectra系统本身的技术短板,而在于巴基斯坦空军所采取的战法与态势,超出了Spectra的反应边界。Spectra系统是设计用于应对「常规空战流程」的防御系统:雷达探测→威胁识别→干扰规避。但是面对PL-15,Spectra系统可能不是「没有干扰成功」,而是「连干扰启动都来不及」。

中国PL-15空空导弹的外贸型号。
中国PL-15空空导弹的外贸型号。
印度民众发现了中国PL-15空对空导弹残骸。
印度民众发现了中国PL-15空对空导弹残骸。
歼-10CE可以同时挂载霹雳-10和霹雳-15E。
歼-10CE可以同时挂载霹雳-10和霹雳-15E。

歼-10C是这次空战的火力平台

他指出,巴基斯坦这次反击印度空军,精心设计了「空域设伏」战略。歼-10C的角色是搜索与目标指引,更是整个打击链中的核心火力平台。它所携带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与数据链系统,使其具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独立完成「发现-瞄准-发射」的闭环能力。同时枭龙战机执行牵制印方空域、实施诱导扰动、压缩阵风的可行动作空间任务,为歼-10C营造发射窗口;预警机ZDK-03维持战场态势感知,地面「红旗-9」防空导弹则构成远中近一体的封锁网。

相关新闻:印巴冲突或上演战机对攻 外媒:对印威胁最大是中国产霹雳15导弹

中国空军的实力要重新评估

这次作战看似PL-15立功,但其并非孤军突袭,而是置于一整套「预警+数据链+导引一体化」的作战网络中。PL-15通常在中段飞行阶段由预警机或地面雷达通过数据链精确引导,直到末段才启动主动雷达导引。PL-15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启动时间很短,一旦激活即进入末段锁定,而这时距离目标可能已不足20公里,留给「阵风」Spectra的反应时间以秒计。再加上导弹本身具备抗干扰算法优化,即便Spectra成功识别、释放诱饵,其已尺不及躲避也未必能改变导弹航迹。

相关新闻:印巴空战.拆局︱中国歼-10C击落法俄战机 胡锡进:冲击国际军购市场

所以「阵风」Spectra无法抵抗PL-15,原因是其不是面对一枚来袭的导弹,而是一个覆盖数百公里、动态变化的空中伏击链路。它面对是中国「中式攻势空军作战体系」,在这个体系下,「阵风」的单一机型电子战优势根本无从施展。

他认为,巴基斯坦这次是中国「中式攻势空军作战体系」实战小式牛刀。这套体系强调的是导弹、战机及预警系统的协同,是一种不同于西式「单机性能主导」的战斗逻辑。未来,世界各国或许不得不重新评估中国空军在远程制空、信息主导与体系作战方面的真正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