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拆局︱诺奖经济学家克鲁明:4点驳「孤立中国」说法 特朗普必败!

更新时间:15:35 2025-04-17 HKT
发布时间:15:35 2025-04-17 HKT

中美关税战引发的贸易战开打,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纽约市大学教授克鲁明(Paul Krugman)选文分析认为,特朗普和中国打贸易战,「必败无疑!」

特朗普身边「马屁精」不懂国际贸易

克鲁明当地时间16日在个人电子报平台Substack撰文指出,从北京最新报复行动看来,中国显然比特朗普政府更懂得如何打贸易战,如中国政府暂停出口稀土与磁铁,这些材料对许多现代产业与军事领域都至关重要。而特朗普和他身边的人既不晓得自己在干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指特朗普身边的「马屁精」不懂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不是关于「你可以卖什么」,而是关于「你能买什么」。

相关新闻:商务部+海关: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 路透社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 路透社

他说,简单来讲,从事国际贸易的目的,是从其他国家进口你需要的东西,而这些进口货可能无法在本土制造或成本高昂。因此,很明显中美贸易战中国占上风。

克鲁明引较早前英国《金融时报(FT)》的分析文章表示,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大量集中在农产品」,可以相当轻易地找到替代供应源。对照下,美国许多原先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却难找到替代来源。而且,这些原先从中国进口的产品,许多是工业投入品,而不是消费品。

特朗普政府据报计划施压贸易伙伴孤立中国。路透社
特朗普政府据报计划施压贸易伙伴孤立中国。路透社

所以,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将打乱美国自己的供应链。冲击会有多大?想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情景便知。当时,零件短缺冲击经济各层面,也因此助涨通膨。克鲁明警告,那些梦魇可能卷土重来,对特朗普矢言要振兴的美国制造业造成重大伤害。

「美国打算用关税谈判孤立中国」不会实现

谈及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WSJ)》有关「美国打算用关税谈判孤立中国」的报道,克鲁明认为并不可信,并举四个理由。

一、WSJ报道显然是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放出的风声,意在「影响」政策,但目前毫无理由相信主导特朗普政策的是贝森特,而不是特朗普关税军师纳瓦罗(Peter Navarro)或商务部长鲁特尼克(Howard Lutnick)。

相关新闻:关税战| 美国据报拟向70余国施压 限制贸易往来孤立中国

美国财长贝森特。路透社
美国财长贝森特。路透社

二、即使美国与其他国家谈判借此孤立中国,也不太可能成功,因为在美国撕毁贸易协定、关税大刀疯狂挥向所有贸易伙伴之后,特朗普的国际公信力已荡然无存。

三、就算特朗普的承诺可信,哪个欧洲政府会愿意加入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而不惜自毁供应链,只求免挨特朗普关税惩罚?

四、特朗普政府用错武器打贸易战——明明是枪战,却提刀上战场。

商务部称,将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中新社
商务部称,将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中新社

他说,特朗普关税战火力集中在削弱中国的出口能力。这确实会对中国出口产业打击,短期出口产业利益势必受损。不过,北京不乏因应之道,例如可协助受影响的产业因应出口订单流失,如同特朗普1.0补贴农民那般;北京也可推出振兴措施刺激内需,以弥补出口产业的工作流失。更何况,中国领导人不必面对选民压力。总之,中国可用多种方法,减轻对美出口损失的冲击;但美国要因应中国关键材料断供的冲击,难度高出甚多。

克鲁明说,特朗普2.0官员,打贸易战的思路竟仍局限于阻断中国产品销往美国及「贸易战盟国」的市场管道。殊不知此刻真正问题在于:中国能否扰乱美国的供应链,借此扼杀美国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