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全运会系列︱残特奥会李晓桐三线出击 陈㬢全力备战 感谢体育学院提供全面支援

更新时间:07:30 2025-10-31 HKT
发布时间:07:30 2025-10-31 HKT

残奥乒乓球,分为轮椅组(TT1至TT5级)、企立组(TT6至TT10级)及智障组(TT11级)。曾于亚残运会夺团体赛金牌的李晓桐,将出战TT11组女子单打、双打及混合双打赛。首次参加残特奥会,她说很开心和兴奋,不太紧张,「因为很多香港市民会到场支持!去外国比赛时看到当地市民支持在地球队,这次轮到我们了!」

李晓桐:香港市民会到场支持 感开心和兴奋

李晓桐过去一年战绩亮眼,去年初在埃及公开赛夺得女子双打及混双银牌,随后于西班牙再夺双打金牌,并在法国赛再添双打金牌、单打铜牌及混双铜牌。她坦言并非每场比赛都如愿,曾在哈萨克落败,最终靠祈祷、教友代祷及队友的鼓励走出低潮。

面对三项赛事,她笑言,单打比较紧张,双打与混双有拍档在侧更为放松。她与拍档相处融洽,互相鼓励,训练过程很开心。她透露,现正加强体能与正手上旋,并进行跑步与呼吸训练,期望提升耐力与持久度。

谈到个人目标,她坚定地说:「一定要拿到好成绩,拿到金牌!」虽然与内地选手交手经验不多,但她充满信心,更笑言希望能亲眼看到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与「乐融融」。

她也希望藉残特奥会,推动大众了解残疾的多样性,「有些人或会疑惑,为何肢体健全者也参加残疾人比赛,但智力障碍是无形的,只看外观未必察觉,希望藉这个机会让公众人士明白,残疾也有不同的情况。」

李晓桐感谢香港体育学院提供全面支援,包括心理课、正念练习、手指训练及按摩放松,帮助她减压,让她在比赛中保持稳定状态。她亦指近年政府重视体育,「大型赛事都有直播或报道,令更多人认识运动员。」

陈㬢期待主场出击力争奖牌

轮椅击剑方面,港队将出战男、女子花剑、重剑及佩剑的个人赛和团体赛。年轻剑手陈㬢(Sean Glass)期待主场出击,力争奖牌,盼为即将到来的21岁生日留下难忘回忆。

港美混血儿的陈㬢近年成绩稳步上扬,9月在世界杯印尼站勇夺花剑及佩剑个人铜牌。今次是他首次出战残特奥会,他坦言内地高手如云,预期战况激烈,亦珍惜这次交流机会,希望在个人及团体赛皆有斩获。

轮椅击剑按残疾程度分为A、B及C三级,A级为残疾程度最轻,陈㬢属B级,强项是花剑及重剑。他曾患神经母细胞瘤,虽已切除肿瘤及完成治疗,但留下脊椎侧弯、双脚失去感觉等后遗症。

他正全力备战,与教练反复检视过往比赛片段,巩固强项、改善弱项。本月底,他将赴南京及上海随中国队集训,盼能提升技术水平。

今年9月, 陈㬢于世界杯印尼站夺得2面铜牌。中国香港伤残人士体育协会提供
今年9月, 陈㬢于世界杯印尼站夺得2面铜牌。中国香港伤残人士体育协会提供

勇于面对失误 自怨自艾无法解决问题

陈㬢年幼时曾参加游泳及乒乓球,至10岁接触剑击,认为这项讲求体能及战术运用的运动极具挑战性,「觉得有意思,亦适合自己。」其后持续受训,于1年多前转为全职运动员。

2023年,他首次获选参与亚运,协助港队获得团体银牌,成为运动员生涯重要里程碑。「首次夺得奖牌,印象深刻。」之后他为自己订下目标,「希望每站比赛都能取得好成绩。」

比赛难免出现失误,但他指自怨自艾解决不了问题,「跟自己说不紧要的」,并向教练请教,避免下次再犯。

陈㬢感谢港府近年积极支持体育运动发展,让残疾运动员站上赛场展示实力,亦希望更多市民能到场观战、为港队打气。他也感谢体院提供完善的运动创伤、健身与运动康复支援,让运动员无后顾之忧,全情投入训练和比赛。

记者:关英杰 潘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