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首宗本地个案︱82岁婆婆住凤德邨 料屋苑内被蚊叮 逾万人有感染风险

更新时间:15:35 2025-10-26 HKT
发布时间:14:00 2025-10-26 HKT

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中心)录得本港首宗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中心总监徐乐坚今日(10月26日)下午3时30分会见传媒,公布个案详情和政府的跟进工作。

基孔肯雅热︱患者潜伏期无外游 料凤德邨内感染

徐乐坚表示,82岁病人潜伏期(病发前至12日)没有离开香港,对上一次外游是8月底前往广东省清远市,属于香港第一例本地感染个案,相信感染源头为屋苑内的蚊。患者于10月18日出现左脚脚踝肿痛,22日发烧及手脚关节疼痛,同日向私家医生求诊,至23日由于持续关节痛持续,前往广华医院急症室求医,获安排入院接受治疗,目前情况稳定。

她的血液样本对基孔肯雅病毒呈阳性反应。初步调查显示,婆婆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凤德邨内,会在屋苑晨运、休息,到街市、商场购物,以及接送小朋友上学。她有4名家居接触者,暂时没有出现病征,正接受医学监察。

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指,为应对潜在的社区传播风险,衞生防护中心已加强监测系统,并透过此系统发现了是次本地个案。中心将重点追查凤德邨一带是否有其他未被发现的个案。由于白纹伊蚊飞行距离短,中心已划定以患者居住楼宇为中心、半径200米的范围,涉及约20座楼宇、约8,000个住户,他们有感染风险。

20幢楼有感染风险 区内有3间学校

受影响楼宇包括凤德邨7幢、凤钻苑及凤礼苑各1幢,蒲岗村道以西则有11幢,中心会联络大厦管理公司,逐家逐户派发问券,期望找出更多隐形患者。区内有3间学校,分别是礼贤会恩慈学校、圣文德天主教小学,以及神召会德萃书院,中心会在明天复课后,联络校方了解有否学生出现病征。

截至昨午5时,本港今年累计录得46宗基孔肯雅热输入个案,46人都并非住在上述本地个案的患者附近。鉴于82岁患者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邨内,中心不排除有未确诊的患者在区内,将病毒传播给邨内的蚊虫,导致她受感染。

吁10.1后出现病征 尽快联络中心

衞生防护中心已联同食环署、民政署及房屋署召开跨部门会议,商讨未来一至两星期的应对措施,工作重点包括加强屋苑范围内的灭蚊工作,特别是控制成蚊及找出蚊子滋生点。当局亦会积极追踪是否有其他市民出现类似病征,以便及早跟进。

中心呼吁,凡于10月1日后出现发烧、关节痛或出疹等相关病征的居民,应尽快联络中心。为此,中心设立了热线2125 2373,由即日起上午9时至晚上8时运作。此外,中心亦于凤德商场二楼设立医护站,由医生及护士为有病征的市民提供评估、检查及转介服务。中心亦已联络约20座大厦的管理公司,派发问卷予居民填写,以期在未来两星期内尽快找出可疑个案并安排检测。

衞生防护中心亦已通知医管局有关情况,并将向全港医生、医院、学校及院舍发出信件,提醒他们加强留意及进行灭蚊工作。同时,中心亦透过基层医疗署,将相关讯息发放予黄大仙区的私家医生及诊所,以提高社区的警觉性。

食物环境衞生署防治虫鼠主任主管霍明茵表示,接报后已即时到患者居住和常出没地方进行灭蚊和清除积水工作,署方亦会加强巡查地盘等高危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