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遥距医疗监管框架分散及资讯透明度不足 倡5大建议
发布时间:10:16 2025-08-19 HKT
消委会今日(19日)发表《香港遥距医疗服务研究报告》,表示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消委会认为有需要将遥距医疗纳入现有的医疗体系及完善监管框架,因此进行了题为《信任与创新:提升遥距医疗管治》研究,了解消费者及医生与中医对遥距医疗服务的看法和体验;审视遥距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营商手法及服务条款,以识别潜在问题;并提供5大建议,促进在香港持续发展遥距医疗。
以混合研究探讨私家中西医「遥距诊症」服务
是次研究以混合研究方法探讨私家中西医提供的「遥距诊症」服务。研究揭示多项与遥距医疗相关的根本问题,包括监管框架分散、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法律责任不明确,以及保险保障范围不确定。
遥距医疗监管框架分散及资讯透明度不足
在营商手法方面,研究亦发现多项问题,包括资讯透明度不足及含糊不清、可供选择的中西医及诊症时段不足导致消费者缺乏选择、操作支援不足,以及对遥距医疗平台或通讯工具的私隐及安全性存疑。
建议分短期、中期及长期逐步推行
为透过优化管治及提升市场透明度,以赋权消费者并加强使用遥距医疗服务的保障,消委会提出 5 大建议,分短期、中期及长期逐步推行,包括加强对提供遥距医疗服务的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引;优化管治以涵盖遥距医疗平台及通讯工具;提升遥距医疗的市场透明度;提高遥距医疗服务的可用性;教育和支援消费者安全使用遥距医疗服务。
99.5%中西医认为需要改善遥距医疗服务
消委会去年以问卷调查访问840名消费者,以及833名中西医和14个遥距医疗服务商家,并检视19个服务提供者的官方网站和宣传资料等。调查发现,最常咨询的疾病是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咳嗽,分别超过7成和4成。超过4成的消费者和7成的中西医认为「未能进行身体检查」是进行遥距医疗时的最大障碍/忧虑。另外,99.5%的中西医认为香港的遥距医疗服务需要作出改善,逾6成的中西医认为修订遥距医疗相关指引和制订法例,对于厘清各方的责任及保护中西医和病人非常重要。
病人使用遥距医疗时,可能涉及多个类别的服务提供者,除了私营医疗机构及中西医之外,其他服务提供者目前的监管框架和指引或未有充分考虑遥距医疗的情况。19个被检视的商家中,有4个声称他们提供的遥距诊症服务并非用于诊断或被视为提供诊断或治疗,即使他们的服务可能包括签发医学证明书和处方。
人工智能科技或为医疗服务带来更高风险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例如协助疾病诊断及提供治疗建议。然而,这类科技可能为医疗服务带来更高风险,有必要加强监察。被检视的商家当中,有8个透过订立服务条款,回避因病人使用其服务而可能引致的损失或伤害所带来的法律责任。
约五分一的受访消费者认为使用遥距医疗平台的技术支援不足或不清晰,近年接获的投诉个案中最常见为无法提供服务或退款。有15个商家没有明确指明在中西医认为病人不适合进行遥距医疗的退款安排;16个商家对遥距医疗适用的病症标准不同,令病人无所适从;有4个受访商家没有就遥距医疗服务订立任何服务条款。
四成消费者忧使用通讯工具被追踪和监视
调查又发现,分别超过4成消费者和私家中西医担心使用通讯工具时,诊症过程可能被追踪和监视,另有近3成消费者担心平台收集过多个人和付款资料。
记者:蔡思宇、何姵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