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瑜死忌|天瑜爸爸开记招 吁警方及律政司重启调查 否则考虑提私人检控

更新时间:13:26 2025-03-10 HKT
发布时间:13:26 2025-03-10 HKT

【小天瑜/周天瑜/医疗事故】女童周天瑜(小天瑜),2020年疑因医疗事故成植物人,去年3月离世,惟律政司决定不就案件展开刑事检控。今日(3月10日)是天瑜死忌,周父与大律师陆伟雄召开记者会。陆伟雄称,事件涉公众利益,吁律政司及警方重启调查,交代调查方向,透露会视乎检方回应考虑进行私人检控。玛丽医院回复《星岛头条》查询时重申,事件不属于「医疗风险警示事件」或「重要风险事件」,亦不涉及医疗事故;病人的医疗纪录亦一直备存医生于手术当日及其后修正的两份纪录,并无隐瞒。

小天瑜死忌|陆伟雄:事件涉公众利益

2018年,时年3岁的周天瑜确诊恶性肿瘤横纹肌肉瘤。她2020年5月在玛丽医院手术期间疑遭遇医疗事故,延迟48分钟输血,长时间缺氧成为植物人。天瑜父母曾就事件向医管局提出民事索偿,于2023年达成和解协议,但继续追究刑事责任。

周父表示,事故疑点重重,希望玛丽医院及医管局厘清医护人员更改医疗记录的规范问题。他亦说,自己去年癌症复发,健康不理想,冀有生之年搞清真相,不留遗憾,「可能我很快上去见天瑜,但因为这样,我更需在这段时间弄清件事,令我之后再见她时,可以问心无愧,可以望着她的眼睛说:天瑜,阿女,爸爸当年尽了力帮你去fight(争取),在遇到很多困难时,我没有放弃过,我迎难而上,爸爸自问对得起你」。

相关新闻:天瑜离世︱质疑医生篡改医疗纪录 周父冀了解案件细节 警:或开死因庭未能提供

天瑜爸爸:许多真相都是要我自己查出来

周父去年就怀疑医生涉篡改手术纪录报案,他本月初在「天瑜医疗事故关注组」facebook专页发文称,律政司决定不展开刑事检控。根据专页附上的由警务处发出的信件,当中提及「律政司认为本案没有合理机会致使任何人士被法庭定罪,因此不会就此案展开刑事检控程序」。信件亦指,「由于此案将来有可能于死因庭进行研讯,本处(警务处)正跟进相关事宜,现时并没有其他资料提供」。

周父于记者会质疑,玛丽医院在女儿术后6个月,才首次向家属批露延迟输血事件,亦未核实医务人员修改麻醉科手术纪录内容是否属实,质疑玛丽医院和医管局「医医相卫」,未公开发布过消息,点名玛丽医院行政总监李德丽对事故置若罔闻,形容院方毫无担当、厚颜无耻,「各种欺骗、隐瞒、拖延,这些是百分百的蓄意,是不可原谅。那么多真相都是我自己想方法去查出来,他们只字不提,不肯主动交代都算,到我查了再问,他们都不肯对质或者回应,完全是无视你,问极不答」。

狠批院方「毫无担当、厚颜无耻」

他冀日后召开死因庭,有更多真相浮现。而他认为如果警方因害怕影响死因庭,而不确认涉事医疗纪录的真实性,是本末倒置,要求警方交待案件调查方向。他强调,医疗纪录是证明医生是否有犯错最关键证据,核实其真实性非常重要。

周父亦说,由看著女儿手术前「行得走得」,到出手术室后变成植物人,受尽痛苦折磨,最后更在医院病逝,死得不明不白,一家人5年来受了很多痛苦,日子艰难。他重申,即使已与医管局民事上达成和解,但不会放弃为女儿讨回公道,「我是否连追究责任的权利都没有呢?甚至想了解真相都不可呢?」

或由律师楼发信促医管局提供资料

记者会上,周父披露一份怀疑被篡改过的医疗纪录,显示天瑜在手术当天被输入葡萄糖及盐水的混合物,8日后该纪录被删除。他就此向一名儿童医院的专科医生查询,该医生指此属成人剂量,若小童注射则属过量,可能是导致天瑜病情转坏的关键。

陆伟雄呼吁警方及律政司在参考专家意见后重启调查,并交代调查方向,「我们有权知道调查的人物、方向,即使不知道全名,知道查过哪个部门、职级人士,对我们已经足够」。

陆伟雄补充,若检方仍决定不作出检控,其中一个「后著」会是考虑作私人检控。被问到若警方仍不透露调查方向,将有何对策?他称会用最原始方法,即由律师楼发信要求医管局提供相关人士资料,以便律师向潜在控方证人了解,「举个例,相关护士、相关同房里面一起做手术的医生,我们就跟他们会面。因为法律上,控方都不用他们进行检控,我们有权考虑用他们的证据,不过是用我们的资源取得这些资料。」

根据《检控守则》律政司司长有权介入私人检控程序并接手进行检控,过去律政司亦曾以「无合理定罪机会」为由介入撤控,被问到有否考虑这可能性?陆伟雄坦言「有考虑过」,又称进行私人检控也要考虑金钱负担,不过他认为,不应因律政司有此权力就惧怕,「如果我们不做,我们就不会成功;我们做,虽然(可能)会接管,但我们可以适时反对。我们不会坐以待毙,会因应事态发展采取适当行动。」

律政司:不评论个别案件 玛丽医院重申不涉医疗事故

律政司回复查询时表示,律政司就每宗案件作出检控与否的决定时,会考虑执法机关所提供的证据和适用法律进行客观和专业的分析,并按《检控守则》行事。一般而言,律政司会依据法律及《检控守则》内的多项因素,决定是否接管私人检控。律政司不评论个别案件。

玛丽医院回复查询时重申,事件不属于「医疗风险警示事件」或「重要风险事件」,亦不涉及医疗事故。院方及香港儿童医院早前已检讨个案,并在经与医管局总部商讨后,成立跨院专家小组全面覆检,范围涵盖治疗方案、术前检查及手术过程的临床处理等相关安排;覆检结果连同改善措施的建议已呈交本院及香港儿童医院的管理层及医管局总办事处,而院方已落实专家小组提出的改善措施,并就有关情况向病人家属解释及致歉。

院方指,鉴于病人涉及的手术性质非常复杂,手术期间情况多次出现变化,情况危急,医生未能于手术过程作出详尽的记录或需要的修正。术后医生与同事确认细节并修正原有纪录,以提供全面及准确的资料,做法符合既定修正医疗纪录的程序。院方强调,已全面检视有关个案中修正医疗纪录的做法,确认符合程序,而病人的医疗纪录亦一直备存医生于手术当日及其后修正的两份纪录,并无隐瞒。

医管局2023年底已与病人家属在没有承认任何法律责任的基础下达成和解协议,院方不宜公开讨论当中细节,惟重申,有关协议不代表事件中任何一方或人士承认任何责任。另外,院方已于去年3月将个案转交死因裁判法庭跟进。院方亦尊重律政司不就有关案件展开刑事检控程序的决定,并就天瑜离世再次向家属致以深切慰问。

警方: 正按死因裁判官指示作出跟进

警方回复本网查询表示,于2023年6月5日及9月21日接获一名市民报案,指其8岁女儿于2020年5月在西区薄扶林道一间医院接受手术后变为植物人,他怀疑事件涉及医疗事故及有刑事成份,遂要求警方作出调查。案件列作「求警调查」,并于2023年10月17日交由港岛总区重案组跟进。

警方指,接获案件后,一直与报案人保持联络及就调查进展沟通;经深入调查及征询法律意见后,于今年1月获律政司通知不会就此案展开刑事检控程序。报案人已获通知相关案件的调查结果,调查人员亦曾向报案人解释相关决定。警方称,现正按死因裁判官指示作出跟进,以便死因裁判官决定会否就案件展开死因研讯。

医衞局表示,十分重视医疗服务质素及病人安全,并担当对医管局的监察及督导角色,确保医管局有效履行其职能,包括为病人提供最适切的医疗照顾。局方指,本港现时就任何人士对医疗服务或医护人员的投诉或指控有既定机制及法例处理,相关机构及部门均须依法处理相关投诉或指控。医卫局不评论个别个案。

记者:萧博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