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华清盘|政府指影响可控 港大:蒲飞路校园工程准备转换总承建商

更新时间:15:29 2025-02-21 HKT
发布时间:15:29 2025-02-21 HKT

保华建业集团(保华)就旗下5间子公司向法院申请委任临时清盘人,法庭今天(21日)召开了聆讯并批准有关申请。政府发言人回应指,由于提出申请是保华的企业决定,而相关个案仍处于司法程序,政府不宜评论有关细节。而保华旗下公司正承造13项政府工务工程,其中12项为联营工程,保华单独承造的一项工程已进入完工阶段。另外香港大学晚上发声明指,校方一直密切监察蒲飞路校园工程项目情况,目前正按法庭决定准备转换总承建商等相关安排,务求令工程项目可继续推展。

指当局已密切留意事件做好预备 减低事件影响

政府发言人指,由于早前一段时间已经有市场传闻及报道指保华出现财困和裁员,当局一直密切留意和做好预备,以便减少有关情况对相关工程和分判商的影响及协助受影响员工。

相关新闻:被指拖欠货款 保华联营公司遭建材商入禀追数13.8万

保华建筑遭入禀清盘 欲移交港大工程项目向法庭申请认可令

涉13政府工务工程合约 12项联营1项独营

发言人续指,保华旗下公司现正承造13项政府工务工程合约,其中12项是保华与其他建筑公司以联营方式承投,这些合约分别由包括土木工程拓展署、建筑署、机电署、路政署、渠务署、水务署和环保署等部门管理。由于大部分是联营项目,无论保华最后是否须清盘,联营合约的另一方须按合约要求完成余下的工程,发展局评估有关的联营承建商有足够能力承接余下工程,他们亦表示会继续履行合约。

至于唯一由保华单独承造的项目亦已大致进入完工阶段,发展局相信保华的情况对相关工务工程项目的影响是可控的,局方会密切监察有关情况。

此外,保华亦有承接其化公营机构工程项目,部分属联营项目,政府亦相信有关影响可控。至于其他由保华独自承造的项目,当中大部分项目的公营机构业主已按机制转换总承建商,令工程项目可顺利完成,小部分项目的业主亦正进行相关安排,务求把工程受到的影响减至最低。

倘保华最终被勒令清盘 接手承建商会继续工作

发言人强调,绝大部分政府和公营项目会由联营方继续,或已按机制转换总承建商,倘保华最终被勒令清盘,接手的承建商会按政府和公营机构业主的要求,尽量兼顾现有分判商和工人的情况,使他们可以继续在有关项目工作,以保持工程延续性。

至于保华的债务方面,政府指受影响的分判商或供应商可循法律途径申请索偿。倘分判商或供应商受到保华事件影响引致资金流压力,金管局和发展局联同建造业议会会与银行公会沟通,以便银行考虑以个案形式提供协助。

在雇佣权益方面,政府指劳工处一直要求保华根据《雇佣条例》向其雇员支付工资及法定权益,并履行《雇佣条例》下作为总承判商须代属下的承判商支付最初2个月欠薪的责任。劳工处会继续与保华、其分判商及相关持份者保持联系,协调向雇员提供的协助。政府发言人又表示,如保华及其分判商的雇员对雇佣权益有疑问,可致电劳工处特设专线(3580 8721)或前往全港10个劳资关系科分区办事处查询。

香港大学晚上发声明指,校方一直密切监察蒲飞路校园工程项目情况,目前正按法庭决定准备转换总承建商等相关安排,务求令工程项目可继续推展。港大发言人又指,由于相关个案仍处于司法程序,港大目前不宜评论有关细节。

房协:粉岭及观塘项目已更换总承建商

房协回复《星岛头条》查询指,一直密切关注保华建业的情况,并在去年11月已与保华建业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就3个房协辖下兴建中的工程项目更换总承建商。其中2个项目,即粉岭百和路项目和观塘安达臣道R2-3号地盘的资助出售房屋「朗然」项目,已于今年1月27日完成更换总承建商程序,新承建商亦已于同一日正式接管工程项目。

至于洪水桥/厦村专用安置屋邨第二期项目,有关委聘新承建商的程序正在处理中,房协会继续跟进有关安排和做好风险管理,尽力减低更换总承建商对工程进度的影响,而房协与保华之间的一切财务安排会按照合约处理。

林健荣:保华清盘与业界大环境无关

香港建造商会会长林健荣向《星岛头条》表示,今次保华建业集团临时清盘,是该集团自身财政状况问题所致,与业界大环境无关;而据他所知,集团所负责的私人工程项目,已由其他建造商接手,料清盘对业界造成的影响可控。他希望,银行不要因为保华今次事件影响到对业界的信心。

林健荣又坦言,业界目前的确面临私人工程量下跌,及现金流短缺两大困境,但他指出,保华的财政问题早在去年业界大环境转差前已经开始发酵,加上根据资料显示,保华的生意不乏政府和公营项目,与私人工程量下跌关联不大。

不过,他担心事件会影响银行对业界的信心,甚至连累业界融资借贷,令现金流短缺问题进一步恶化。他希望银行继续支持建造业,了解业界的现金回笼周期本就需时较长;另外又希望政府在即将公布的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推出振兴经济措施,「要提升返香港经济,建造业甚至其他各行各业先会好起来。」

建造业议会:密切关注业界营商环境

建造业议会指,由于事件处于司法程序,并为保华的商业决定故不作评论。同时议会又补充指,密切关注业界营商环境,过去一直与政府、业界持份者及银行业紧密交流,协商财务安排,现时已有18家银行加入共同协商机制,同意尽量弹性处理建造业界客户财务安排,减轻企业资金压力,解决财政困难。

此外,议会联同发展局已为《建造业付款保障条例》于今年8月正式生效前开展一系列准备工作,相信《条例》实施后,将可纾缓业界各持分者的现金流压力,控制风险和成本,改善营商环境。

香港建造商会:事件属个别情况

另外,香港建造商会回应指,今次清盘属个别情况,相信与该保华本身的营运情况相关。商会认为不宜对事件细节作揣测,更不要将事件与行业整体营运环境或会否存在系统性问题挂勾。

记者:赵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