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患者10年急增3成 关注HPV 联盟吁及早接种疫苗及定时筛查

更新时间:16:21 2025-02-12 HKT
发布时间:16:21 2025-02-12 HKT

【HPV/子宫颈癌/HPV疫苗/家计会】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癌症之一,近年呈报的确诊个案更有上升趋势,10年间升幅近30%,当中较年轻妇女发病率的变化更令人关注。关注 HPV 联盟提出,强化及积极推动以疫苗加筛查的双重防护措施,达至世卫订下的「90/70/90」抗病目标,以遏止子宫颈癌继续升级威胁妇女的健康。

10年急升3成 癌症杀手第九位

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的数字,2022年共有522 宗新确诊的子宫颈癌个案,即每日平均有1.4名女士确诊,并导致167人死亡,排行妇女癌症及癌症杀手的第九位。

关注 HPV 联盟召集人颜婉嫦指出,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统计显示,过去10年子宫颈癌有回升的趋势,单在2012至21年间,个案便由457宗上升至破记录的596宗,升幅达30%。至于2022年的个案数字则轻微回落,估计是第五波疫情影响癌症检测及筛查,导致整体癌症个案都显著减少。

子宫颈癌发病率趋升的情况在年轻妇女群组更为明显,20至44岁及45至64岁女性的五年发病率,分别由2003-07年的每10万人7.72宗及18.92,逐步递升至2018-22年的8.94及 19.9;同期,65岁或以上妇女的发病率则由每10万人约29宗降至22宗。

颜婉嫦续指,较年轻的子宫颈癌病人不少是家中的中流砥柱,突然患病令她们的生活大受影响,子女更可能因此而失去母亲,多达四成人确诊时已经较晚期,即已扩散至骨盆壁或附近淋巴甚至转移至其他器官,治愈的机会相对较低。但事实上,子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癌症,其中一个重要防护措施就是接种疫苗预防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疾病。

接种疫苗及早预防HPV感染威胁

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家计会)高级医生王静妍医生指出,超过 95%的子宫颈癌由持续感染高危HPV 引起。在香港约90%的子宫颈癌病例是由HPV 16、18、31、33、45、52和58型引致。

王静妍又指,自 2006 年开始,市民可以透过接种疫苗帮助预防 HPV 相关疾病,临床数据显示疫苗安全有效,世衞亦建议适龄的9-14岁女童应尽早接种疫苗保护,政府亦于2019/20学年开始,为合资格小五及小六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接种率接近9成,并推行HPV疫苗补种计划,分阶段为2004年至2008年出生的本地女童补打 HPV 疫苗。她续指,疫苗未能涵盖所有致癌的HPV病毒,筛查工作也十分重要。

积极参与筛查  新检测助更早发现病变

香港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陈嘉伦指,衞生署在2004年推出子宫颈普查计划,鼓励适龄妇女接受定期筛查,而根据卫生署2023年人口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只有49.8% 曾接受子宫颈普查,低于世卫订下70%覆盖率的目标,妇女不愿做筛查的原因包括没有检查的原因、自认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子宫颈癌相关的症状、没有需要接受检查、没有时间进行检查、怕尴尬、怕痛 /不适等。

陈嘉伦又指,子宫颈细胞由出现异常到演变成癌症,中间可能需时数以年计,而定期筛查则有助在未有病征时发现不正常病变。根据外国及本地建议,25至64岁有性经验的妇女,都应该定期接受子宫颈癌筛查。她也表示,除了传统的子宫颈抹片检查,近年应用的HPV 基因测试属较新的技术,可能有助鼓励更多妇女接受筛查,原因是研究显示HPV基因检测具高灵敏度,能在较早期筛查检出癌前病变个案。

颜婉嫦呼吁,不同年龄的女士都需要关注 HPV 及子宫颈癌,各界尽早采取措施以达到世卫为消灭子宫颈癌订下的目标,包括将每年新症发病率降至每10万人不多于4宗个案,以及在2030年做到「90/70/90」,即90%女童在15岁或之前完成接种 HPV 疫苗、70%妇女在35岁前接受高效子宫颈筛查,并在45岁之前再度进行筛检、以及90%患病女性能够接受治疗。

记者 方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