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协倡为合资格双非家长增设工作签证 填补基层劳动力减轻政府福利负担
发布时间:14:14 2025-02-09 HKT
本港累积双非儿童人数逾20万,社协估计,当中有约4万儿童,连同父母超过12万人长期居港,而这批父母因持双程证无法在港工作,家庭经济拮据。社协倡议,政府应在不影响本港就业市场的前提下,增设新的工作签证,让即将符合60岁可透过「年老父母来港投靠成人子女的单程证」的单非和双非家庭提前申请,纾缓这些家庭的经济压力,亦可填补本港劳工市场的需求,长远可减轻未来的福利负担。社协强调,并非鼓励更多内地人来港生子,而是为旧有政策遗留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社协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进行《香港子女的长期居港内地父母人力资源优势》的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149份,当中近五成家长已满60岁可申请来港。社协组织干事黄文杰表示,因双非家长无法在港工作,受访者家庭赤贫,平均月收入为7591元,收入来源为子女的社会福利、亲人支援和借贷,而家庭每月在港开支为8552元,更有部分人士处于负债水平,生活拮据,部分孩子须边读书边打工帮补家庭。
黄文杰续指,单非或双非家庭因没有成年身分证,香港子女使用公共服务困难,如无法办理图书证、智方便手机程式及HA Go手机程式等;家长亦缺乏医疗保障,持双程证来港照顾家庭的港人内地亲属普遍无法负担医疗费用。
可考虑限行业及限额批出工作签证
社协指现时政策中,双非家庭子女年满18岁后,家长等到60岁即可透过单程证中的「无依靠父母来港投靠成人子女」类别来港申请成为香港居民,惟当局一直未有统计合资格人数。黄文杰表示,调查中近半受访者符合该60岁申请来港资格,相信这批人口未来会对医疗系统及福利制度造成挑战,当局应考虑为这批合资格的双非家长在60岁前增设工作签证,指他们许多正值壮年,且在内地有工作经验,亦熟悉香港文化、懂广东话,可填补基层劳动力,强调他们并非来港「抢资源」,而是提升家庭的抗逆力及减轻政府的福利负担。
社协副主任施丽珊表示,有关工作签证可限制行业批出,亦可限制每年批出限额,只考虑已在香港生活,而非日后来港生子的双非家庭。她表示类似的「陪读就业签证」在加拿大及澳洲都有先例,在不影响本地人就业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在本地工作。
记者 郭颖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