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园推动先进制造 新型工业化进入加速期
发布时间:18:00 2023-09-07 HKT
为了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香港推行新型工业化,香港科技园公司亦于2021年把「工业邨」重新定位为「创新园」,园内提供先进设备及基础建设,协助业界推动创新制造发展。
科技园公司早前,举办了炉边会谈Innofacturing Mixer。科技园公司首席企业发展总监姚庆良博士表示:「咨询业界所需后,创新园提供度身订造的基建及设备,确保符合创新制造的要求,使研发成果更快转化成产品,走向市场。」
近年,创新园有多项基建相继落成:包括大埔的精密制造中心(PMC)和医疗用品制造中心(MARS),将军澳的先进制造业中心(AMC)和数据技术中心(DT Hub),位于元朗的微电子中心(MEC)亦将于明年落成启用。
顶尖技术落户MARS
在活动上,6家企业代表,分享进驻创新园的经验,今年开始在MARS投产「磁力共振扫描」MRI设备的美时医疗,是从科学园成长的创科企业,团队由多家顶尖大学研究人员组成,全因MARS落成,得以回流香港投产。
美时医疗首席运营官杨思敏说,生产MRI的厂房规格要求甚高,以往香港难以找到合适厂房,MARS条件则满足上述要求。该公司全球独家儿科专用MRI,只花8个月已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证,稍后美时将投产乳腺专用MRI。
「MARS令我们将香港研发的科技,进一步变成香港制造;本港物流采购有优势,毕业生质素甚高,尤精于人工智能,加快开发全自动MRI扫描,降低运作成本,『香港制造』亦成为海外客户信心保证。」

检测助护理点分流
新发病毒诊断公司(EVDL)专门研发多重诊断检测设备,能于约一小时内以「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检测40多种病原体;护理点(Point of Care)可在诊所或医院即时检测并分流患者。
EVDL高级工程总监曾钰麟博士解释,护理点检测和快速分流,对控制疫情非常重要。以往检测样本要送往中央实验室进行化验,往往费时失事。PCR为检测黄金标准,快速准确检出病毒分流切断传播链,甚至减少误用抗生素。
诊断设备组件包括微流控试剂盒、分析仪和控制软件。微流控试剂盒的生产过程要严格控制,以免污染出现误检,并符合生产医疗设备国际标准。MARS设有无尘车间和各项套配,EVDL搬入后短时期已符合要求并启动生产。
绿芝园「农业4.0」系统
绿芝园开发鱼菜共生,是多层垂直水耕种植的先驱,研究LED光谱种植,控制植物生长。
绿芝园创办人谭嗣籇说,疫情后多国更关注食物供应安全,带来新商机。绿芝园在大埔创新园研发模组室内耕作系统,自动收割及监察植物成长,以货柜箱形式出货,刚刚出口往日本,有望发展为「农业4.0」平台;系统从云端监测参数,透过大数据改良种植收成。
鸡蛋液攻消费市场
联泰行则为本港经营鸡蛋贸易的老字号,2013年引入了首条巴斯德消毒鲜蛋液加工生产线,确保鸡蛋免受沙门氏菌等感染,现正供应产品予全港数百间食肆、饼店及连锁餐厅。
联泰行董事总经理杨金炎说,搬进大埔创新园后再以自动化扩大产能,计划进军零售市场,推出纯蛋白及蛋黄液包装食材,供烹饪糕点制作,又研究把蛋壳「转废为宝」,制作有机钙及骨胶原粉等,减少堆填区压力。
杨金炎说:「联泰行于大埔创新园设有7万呎厂房,发展智能生产,与附近食品厂形成了强大产业链。」
颠覆科技改造工业
香港航天科技集团副总裁胡明远博士说,近年低轨道卫星商用市场起飞;低轨道卫星大量应用在通讯、导航、遥控,包括侦测基建沉降、污染和灾害等。
香港航天科技具备从研发、生产至发射产业链卫星能力,计划建立无线通讯的星链系统。低轨卫星延迟率低而抗干扰强,寿命却只有3至5年,更替的速度频密,需求量甚大,须自动化大规模精密生产。
香港航天科技落户香港,胡明远说主要受零关税和国际化环境有利采购等因素吸引。另外,将军澳AMC适合精密的自动化生产,在旁DT Hub可处理来自卫星的大量数据。
普锐医疗是英国伦敦帝国学院衍生的初创,2017年落户科学园,研发柔性内窥镜机械人镜头,手术时多角度弯折可提供宽广视野;有利进行伤口更少的单孔微创手术,而一次性使用则可避免感染的机会。
普锐计划迁入大埔PMC投产。行政总裁卢秉礼博士说,香港周边制造业生态和供应链齐全,缩短硬件开发周期。普锐亦与本港医疗界合作临床试验;PMC提供无尘车间,大大加快产品走向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