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香港装修陷阱 业主3招自保|唐耀贤

更新时间:06:00 2025-11-13 HKT
发布时间:06:00 2025-11-13 HKT

添置新居本是人生一大喜事,然而对许多香港户主而言,装修过程却成了挥之不去的恶梦。在表面繁华的香港家居装修行业背后,暗藏著不少乱象,尤其加上行业整体缺乏规范监管,消费者权益屡受损害。要根本解决问题,业主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学会保护自己,才能安心迎接新生活。

乱象之源:低门槛与高风险

香港的装修行业存在著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入行门槛过低。不少从业人员仅凭一、两年的经验,甚至只承接过几宗工程,便自立门户成立装修公司。这些实战经验不足的人往往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工程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财务储备应对突发状况,让户主面临极高风险。

消委会由2017年至2023年间,共接获1,205宗家居装修投诉个案,涉及总金额高达2.7亿元。单单在2023年,投诉涉款已达4,700万元。这些数字不仅是投诉,更是无数家庭的心血与财富损失。

装修三大痛点:烂尾、货不对办、超支

谈及装修纠纷的类型,最常见的莫过于工程烂尾。消费者花费数十万甚至百万元聘请装修公司,却因公司管理不善、承办方「失踪」或其他原因,导致工程在进行中期时突然停工。有些案例中,承办方更用百般理由,说服户主在工程前期支付巨额订金,最后工程当然一拖再拖,完工无期。

除烂尾之外,「货不对办」亦是常见投诉之一。有时候业主订购的材料或家私与实际交付产品不符,或工程完成后发现施工质素欠佳,承办方又不愿修正。

此外,报价单含糊不清也是引发纠纷的其中一个原因。很多装修公司的报价单项目笼统,缺乏具体细分说明,工程开始后才巧立名目加收额外费用,令业主措手不及。

业主自保三部曲:主动调研、仔细比对、有效沟通

虽然装修行业也有些公司为协助消费者积极提供保障,但业主应如何自保?

首先,业主千万不应单凭朋友介绍或熟人推荐便贸然聘请装修师傅。因为即使手工再好,如果双方在沟通上出现分歧,除了会影响日后工程进度,还可能会不欢而散,烂尾收场。

另外,在未了解承办方的真实能力及信誉之前,盲目依赖人脉介绍,等同于将家居运命交付他人。与其盲目做决定,不如花时间亲自去做资料搜集,多了解潜在想合作的师傅,然后再深入沟通,才可以降低风险。同时户主应主动向多家公司索取详细报价单,内容应包括具体施工项目、用料规格、完工日期安排、付款阶段及条款等,并仔细比较,不应以价格为选择首要条件。

更重要的是,与师傅能否沟通得来才是核心考量。承办方不仅要具备技术,也要理解到户主的确实需要、设计意向等等。良好的沟通能及早发现分歧、化解误会、确保工程按预期进行。而户主应观察师傅在咨询阶段是否耐心回答问题、是否主动提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否清晰说明流程及责任。若师傅敷衍了事、有问题时拒绝详细解释,或在询问几次之后态度开始冷淡的话,就应立即敬而远之。手工即使十分了得,并非每位师傅都能与业主「夹得埋」,找不到合适的承办方,宁可另选他人,也勿觉得「不好意思」将就师傅决定。

筑起防线:合约与付款的黄金原则

无论如何,最重要的仍是户主本身对待计划装修的态度。双方在沟通及了解之后,即时签订详细的合约,明确订明工程范围、施工项目、用料规格、完工日期及付款条件,并附上设计图纸及预算明细。同时应保存所有沟通记录、报价单、合约副本等文件,日后若出现纠纷时可作呈堂证供。此外,户主应坚持分阶段付款而非一次过支付全额,亦要列明工序时间付款,例如签约时支付部分订金,水电、泥水完工后再分阶段付款,到完工验收合格后才支付尾款。这样做既能确保有施工进度及质素,也能在问题出现时保护自己的权益。若在施工期间遇上问题,应即时记录并以书面形式向承办方提出,勿姑息迁就,必要时可寻求消委会或其他相关机构协助。总而言之,户主如果计划装修,必须审慎选择、积极沟通及遇到困难时寻求专业协助,才能在发生纠纷时为自己争取最大保障。

唐耀贤
「好师傅」创办人

延伸阅读:装修工序不能乱来 或致5大常见问题 掌握正确流程免后患|唐耀贤

延伸阅读:为何装修要验收?「装修指引」统一标准避免纠纷

装修纠纷每年平均逾170宗 3大应对策略增保障 切忌一次过付款|唐耀贤
装修纠纷每年平均逾170宗 3大应对策略增保障 切忌一次过付款|唐耀贤

延伸阅读:装修纠纷每年平均逾170宗 3大应对策略增保障 切忌一次过付款

延伸阅读:单位历火劫 损毁评估不容忽视 家居装修理赔 必需标准报价单

延伸阅读:居家安老首重安全「长者屋」6大装修设计要点 减少意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