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房地产发展动向论坛2025今举行 黄伟纶及梁志坚出席 探讨北都及楼市新形势

更新时间:13:36 2025-09-09 HKT
发布时间:10:00 2025-09-09 HKT

市场关注未来楼市发展及北部都会区发展潜力,在政府本月公布《施政报告》前,星岛新闻集团今日(9日)举办「星岛房地产发展动向论坛2025」,多位房地产业界人士出席参与,并由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担任主礼嘉宾。

黄伟纶:政府坚持「造地」每年落成逾3万公营房屋

黄伟纶今日在论坛上表示,在施政报告前将提供一些基础,让大众了解政府思路,政府将继续坚持「造地」工作,同时「审时度势、有节有度」地向市场推出土地。他强调,公营房屋与私人住宅市场将分开处理,未来5年公营房屋平均每年落成超过3万个单位,以缩短轮候时间至4.5年。

黄伟纶今日在论坛上表示,政府将继续坚持「造地」工作,同时「审时度势、有节有度」地向市场推出土地
黄伟纶今日在论坛上表示,政府将继续坚持「造地」工作,同时「审时度势、有节有度」地向市场推出土地

避免经济复苏时无法提供土地

他表示,无论市况如何,政府都必须坚持土地开发工作,避免过往经济下滑时放慢土地开发,导致经济复苏时无法及时提供土地的情况再次发生。他又指,推地会考虑市场状况,有节有度;房屋兴建会全力以赴,无论市场高低,只要有能力就会为香港兴建所需供应房屋。

黄伟纶特别强调,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10至20年最主要的土地和公营房屋来源。政府未来10年计划开发3,000公顷土地,其中1,700公顷来自北都。北都将提供约21万个住宅单位,占未来住宅供应近一半,更重要的是提供大量产业用地和经济楼面面积,突破香港创科产业发展面临的土地樽颈。

相关文章:黄伟纶出席《星岛地产论坛》 强调坚持「造地」 每年落成逾3万公营房屋 北都成主要土地来源

黄伟纶特别强调,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10至20年最主要的土地和公营房屋来源。
黄伟纶特别强调,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10至20年最主要的土地和公营房屋来源。

鼓励商厦业主改划学生宿舍

另外,政府推出的「商厦活化」计划,鼓励商厦业主申请将物业改划为大专生学生宿舍,计划自7月21日开始接受申请,反应良好。

在公营房屋方面,黄伟纶表示,2025/26至2029/30财政年度,不计简约公屋的3万个单位,政府预计可落成16.6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平均每年超过3万个。他指出,综合轮候时间已从政府上任时的6.1年缩短至现时的5.1年,有信心在2027财政年度内进一步缩减至4.5年。

黄伟纶表示,政府将坚持「造地」工作,同时「审时度势、有节有度」地向市场推出土地。他强调,公营房屋与私人住宅市场将分开处理,未来5年公营房屋平均每年落成超过3万个单位,以缩短轮候时间至4.5年。

专题演讲一|规划署料北都建50万伙住宅

规划署署长叶子季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强调北都占地约3万公顷,占香港面积三分之一,未来将提供超过3,000公顷新发展土地,规划建设50万个住宅单位,同时创造50万个就业机会。

他指出,北环线预计2034年通车,连接锦上路站与古洞站,途经新田、牛潭尾及凹头,并表示北环线支线将从新田科技城经河套港深创科园接入深圳皇岗口岸,强化港深创科互联互通。

规划署署长叶子季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强调北都占地约3万公顷,占香港面积三分之一,未来将提供超过3,000公顷新发展土地,规划建设50万个住宅单位。
规划署署长叶子季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强调北都占地约3万公顷,占香港面积三分之一,未来将提供超过3,000公顷新发展土地,规划建设50万个住宅单位。

此外,北都将同步规划人才公寓、文化教育体育设施,打造「产城融合」的优质生活社区,吸引人才与产业落户。叶子季以新田科技城举例,称其总面积超600公顷,创科园区与生活园区各占一半,规划处已就280公顷创科用地拟备规划设计大纲,保护鸟类飞行走廊、划定景观及通风廊,确保与邻近三堡水湿地公园生态协调,该大纲已获城市规划委员会原则同意。

叶子季表示,北都西部即洪水桥下村、牛湖山因邻近深圳湾口岸、深圳南山及前海,经西部铁路15分钟可达前海,将规划为1200公顷的「高端专业及物流枢纽」。

相关文章:规划署料北都建50万伙住宅 创造50万就业机会 打造产城融合社区

专题讨论一|梁志坚吁北都发展按部就班 宜吸中东等外资 

会德丰地产(香港)主席、香港地产建设商会执行委员会主席梁志坚于「星岛房地产发展动向论坛2025」专题讨论中表示,北都发展对地产商而言是一个相当良好的计划,但也是很大的挑战。他提到,政府、投资者及发展商相辅相成,而香港政府才是大地主,必须带头与合作商一起去做才能成功,地产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不能只有香港投资,一定要有外来投资,并制造条件吸引投资者。

相关文章:梁志坚吁北都发展按部就班 仅靠本地不足 宜吸中东等外资 「政府要带头做」

除了谈及北都发展之外,梁志坚亦提到地建会就《施政报告》向政府提出不少建议,而政府都已收到,「要做的都做了」,估计在印花税方面的政策有调整空间。他认为,若施政报告出台楼市相关利好政策,将为楼市走势提供支撑。

相关文章:地建会向政府提《施政报告》建议 「要做的都做了」 料印花税有调整空间

专题演讲二|地政总署:北都拟发展成「国际创科新城」

地政总署署长罗淦华发表专题演讲,表示北部都会区发展将成为香港未来建屋及支援经济发展的重要土地来源之一,预计可提供约3,000公顷新发展土地,有助解决香港长期面临的土地不足问题。他指出,当北都全面发展后,整个区域可容纳250万人口,提供50万个新增职位,并发展成为香港的国际创科新城。

地政总署署长罗淦华发表专题演讲。
地政总署署长罗淦华发表专题演讲。

相关文章:地政总署料北都容纳250万人口 拟发展成「国际创科新城」

专题讨论二|麦萃才:利率犹如楼市「关键东风」

香港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强调「楼市本质是金融市场」,受惠于银行间同业拆息(Hibor)下跌,今年4月起本港楼市成交明显增加,另外受到「供租权衡」影响,低利率环境下市民入市意愿提升。

专题讨论二:房策调控利率趋向 透视楼市新形势
专题讨论二:房策调控利率趋向 透视楼市新形势

相关文章:利率犹如楼市「关键东风」 学者称减息增入市意愿 租金与定存有明显利差

「星岛房地产发展动向论坛2025」盛况

两大专题讨论

是次论坛主题为「房策调控全面部署 共商北都发展机遇」,并分为两个专题讨论。第一个专题主题聚焦北部都会区,这个政府重点发展项目总面积相当于三分之一个香港,并分为四大区域,由西至东包括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创新科技地带、口岸商贸及产业区,以及蓝绿旅游生态圈,规模之大属香港前所未见。为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以及利用企业的资金和力量,减少政府财政负担,引入不少新概念,包括试行「片区开发」模式,以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粉岭北新发展区及新田科技城作为试点。同时,政府亦加快收地,包括新田科技城及建设三宝树湿地公园合共涉147公顷土地。为配合北都整体发展,政府与港铁达成协议,全速建设北环线。

第二个专题讨论探讨房策调控利率趋向及楼市形势,事实上,今年楼市受到多方面因素而受到极大挑战,受惠《财政预算案》2月公布,扩大100元印花税适用楼价至400万后,整体交投稍有起色,土地注册处连月录得成交量回升,于6月份整体楼宇买卖更冲上逾7000宗,但在环球及本港息率横行情况下,整体楼市升幅缓慢,寄望下半年减息或可扭转形势。此外,政府推地政策亦有所改变,过往卖地为政府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惟近年楼价辗转回落,加上市场积聚大批一手存货,导致发展商投地意欲较低,以过往2个财政年度为例,每季仅1幅地皮「应市」,今年2月公布今个财政年度将暂停出售商业地。

专题讨论一:「北都」建未来之城  开拓新思维

主持人︰叶文祺先生(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监)
论坛讲者:(排名不分先后)
梁志坚先生 (会德丰地产(香港)有限公司主席、香港地产建设商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谢伟铨议员, SBS, JP(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园境界议员)
凌嘉勤教授, SBS(香港理工大学暂任副校长(校园发展及设施管理))
张天祥博士, SBS(香港绿色建筑议会主席)

专题讨论二:房策调控利率趋向 透视楼市新形势

主持人︰李婉茵女士(高力香港研究部及零售顾问主管)
论坛讲者:(排名不分先后)
邹广荣教授 (香港大学房地产及建设系讲座教授)
麦萃才博士, MH (香港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
林镇鸿先生 (瑞银投资银行大中华区房地产研究主管)

相关文章:北都未来之城创新机遇 拓新思维建新产业布局|梁志坚 

 相关文章:善用市场力量变革创新 提速提效发展北都产业|谢伟铨

相关文章:精准投资优势产业 加快北都发展|叶文祺

相关文章:楼市料已见底温和复苏 2026年楼价走势全剖析|林镇鸿

相关文章:「供平过租」成楼价见底指标 美国进一步减息有利楼市向上|麦萃才

相关文章:影响住宅楼价之四大关键政策|邹广荣

相关文章:以绿建策略引领北部都会区高质发展 从招商引资到气候韧性|张天祥

相关文章:以北都驱动香港可持续发展|凌嘉勤

 

相关文章:土地推售策略转向灵活应市|李婉茵

房地产专家云集 共商北都新机遇 | 星岛房地产发展动向论坛2025

活动详情

星岛房地产发展动向论坛2025
日期:2025年9月9日(星期二)
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1时正
地点:九龙香格里拉酒店(尖沙咀么地道64号)

星岛房地产发展动向论坛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