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父母送楼也要付印花税 转售「送赠契」物业 为何买家难做按揭?|曹德明

更新时间:06:00 2025-09-08 HKT
发布时间:06:00 2025-09-08 HKT

置业并非易事,不少人「靠父干」上车,更有父母会将现有物业赠予子女,助他们安居乐业,而该类无金钱代价付出的楼宇转让契约,亦称之为「送赠契」,不过转让过程当中有不少隐藏条款及细则需要留意。

按差估署评估市值付印花税

因物业属于送赠形式,故受赠一方毋须支付金钱予送赠一方,土地注册处会注明为「送赠契」,登记的交易价格为0元,但不代表受赠一方完全毋须支付任何费用,他们仍要按差估署就物业于送赠时所评估的市值,缴付100元至楼价4.25%不等的从价印花税。

假设物业市价为400万元以内,只需支付100元印花税,若物业市值430万元,就需要支付100元+超出400万元款额的20%,最终需要交60,100元税项($100+30万元*20%),此外受赠一方亦要支付其他费用如律师费,因此交易前应预留相关资金。

送赠一方破产可令交易无效

另外,「送赠契」物业其实有机会被收回,若送赠一方不幸破产,根据《破产条例》规定,在提交破产申请书前5年内,将自己的财产以送赠的形式转让他人,破产管理官或债权人有权向法庭要求该物业转让作废,即使物业已经转让或转售他人,法庭仍可以命令送赠之交易无效而由破产官接管物业。

买家「FULL PAY」也有追回物业风险

若受赠一方在5年内将送赠物业转售,大部份银行为避免物业被债权人收回的风险,都会拒绝批出相关按揭,新买家申请按揭时将亦会受到一定限制,难以承造按揭。即使买家可以「FULL PAY」购入,亦可能面临被破产官追回物业的风险,因此,在多重牵制下,「送赠契」物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售。

如果想避免购入「送赠契」物业,在入市前可以先向业主或地产代理查询,或可自行查阅土地登记册,若单位属于「送赠契」物业,会显示「送赠契」(Deed of Gift)或「无偿转让契」(Assignment at Nil Consideration)等字眼。由于「送赠契」涉及的业权问题及转让手续较为复杂,遇上这些问题时,应先征询法律意见以保障自身利益。

曹德明
经络按揭转介首席副总裁

相关文章:拍卖市场涌现银主盘 部份折让达50% 揭3大按揭避雷位

相关文章:全港6成自置物业已供满 赎契后必须妥善保存 有业主宁愿再加按

相关文章:日薪工作也可借九成按揭 宜交齐入息证明 惟一个情况不适用

相关文章:买楼收租注意3大按揭事项 申高成数需自住用途 增加入息计算有方法

相关文章:退休族如何申按揭买楼? 有足够资产仍可借七成 宜留意还款年期计法

相关文章:首购自住楼不等于「首置」 事主有楼收租 专家:按揭不可高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