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资产骗案层出不穷 业界促身份验证引入AI防诈骗

更新时间:10:33 2025-02-24 HKT
发布时间:10:33 2025-02-24 HKT

虚拟资产相关欺诈事件层出不穷,业内机构Sumsub的调查显示,主要欺诈方法包括伪造文书、钓鱼程式等,其中骗徒伪造文书的频率最高,占欺诈事件总数的31%。Sumsub亚太区业务发展副总裁Penny Chai指出,骗徒窃用用家照片后,会用深伪(Deepfake)伪造其身份证件,甚至可通过部分虚产平台认证,从而窃取用家资产。对此她认为业界不应松懈,要将人工智能(AI)手段融入客户身份验证程序,并构筑包括用家个 人资料、电话、指纹在内的全方位认证,防止其资产遭窃。

开户后也不应在认证上松懈

近年兴起的虚产已成黑客盗取的焦点,Penny Chai认为,业界应运用AI等技术革新客户认证手段应对,她以自家公司的技术为例,称用家使用已接入相关技术的平台认证身份时,设备相机会在30秒内快速拍摄多张用家的3D面部照片,借此判别用家是否真实存在且为本人,相信可有效防范深伪等窃取行为。此外,Penny Chai指出,70%欺诈事件于客户开户后发生,认为业界不应在开户后即在客户认证上松懈。

本港方面,上述调查显示,过去两年间本地加密货币平台的平均欺诈率低至1.1%,Penny Chai说,数字下降显示本港监管当局反洗钱行动有效,而港府针对申请虚产平台牌照等问题已有清晰指引,相信虚产业界在港发展可期。

相关文章:

港虚产监管「朝正确方向前迈进」 币安:吁放宽限制 准许更多产品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