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女有得租︱陪玩陪诊防被老人院「虾」 内地兴起「外包儿女」服务
发布时间:08:00 2025-11-13 HKT
中国人口老化日趋严重,加上独生子女问题及年轻一代穿州过省谋生,出现许多孤寡、空巢老人问题。内地最近出现一种「外包儿女」服务,让长者花钱找临时仔女,由陪伴求医、聊天、散步,甚至到老人院、医院「撑场」,防止工作人员欺负等,成为老人应对晚年孤独与支持不足的一种新选择。
退伍军人组「孝顺」队伍
据内媒报道,9月辽宁大连「雷霆保镖团队」推出「外包儿女」服务,退伍军人等组成的临时仔女,以单次收费500–2500元人民币,为老人提供陪伴、聊天、散步等提供情绪价值的服务外,还会陪诊、调解纠纷,甚至会去老人院现身「撑场」,让工作人员以为院友有「仔女」,不敢在照顾上有轻忽或欺负。
相关新闻:驻京观察:「全职乖孙」 最新铁饭碗?
报道指,服务推出后反应良好,团队3个月间扩展至千人规模。辽宁外,河南亦有公司推出类似服务。
提供情绪价值
据《北青深一度》近日报道,使用此类服务者的年龄层已提前至五、六十岁。他们多数尚未进入完全失能状态,却因唯一子女定居国外或独身无亲,开始主动寻找情感与生活支持。有别于传统保母或护工,他们寻求的是可信赖、能建立感情的长期陪伴对象。
受访者吴薇表示,2011年起,她便以「共享儿女」之名,与多名年轻人建立长期联系,由有偿陪伴,慢慢变为节庆互访、相互支持的「准亲情」模式。吴薇形容:「他们都有父母,我只是蹭一下陪伴,就像蹭网一样。」
另一位「外包儿女」用家陈芳指,女儿长居海外,她担心日后独处无援,积极在社群平台发文征询「像家人又不需同住」的陪伴对象,盼透过情感养成,取代传统雇佣关系。
实际提供服务者也在逐步成形。青岛的陆俊与成都的周伟,观察到高龄照护需求,在社群平台与地方社区中展开「试水」服务。多数服务集中于情感陪伴与生活协助,如定期探访、陪诊等。但也有从业者坦言,该服务利润微薄、责任难界定,短期内难以商业规模化经营。
在陪伴需求背后,部分受访者已开始考虑进一步建立「意定监护」关系。吴薇表示,期望能从这些「共享儿女」中寻找合适人选,于自己尚清醒时签订监护契约,以资产交换尊严照护。但现实仍存障碍,包括法律风险、信任建立与双方意愿等。
根据官方2024年发布的统计,2023年老年人口抚养比达22.57%,多地已超过少年儿童。面对家庭支持力减弱与人口老化同步加剧的趋势,「外包儿女」或许只是其中一种解法,其能否成为制度化支持力量,仍有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