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四川甘孜高原反应险成植物人 20岁江苏女昏迷19天后苏醒
发布时间:11:29 2025-10-31 HKT
20岁江苏盐城游客林女士,10月2日在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党岭徒步时出现高原反应,经过19天的昏迷后终于苏醒。林女士父亲透露,女儿已于28日下午转至康复医院,还未能说话及进食,康复之路仍然漫长。
感肚饿但未能吞咽
据内媒报道,林女士于10月2日在四川党岭徒步时出现高山症反应,随后被赶来的民警、政府工作人员等轮流背下山,之后被送往四川省华西医院深切治疗部(ICU)接受治疗。林女士父亲表示,女儿于10月27日已有苏醒迹象,经医生评估后于28日下午转至康复医院。
相关新闻:20岁女高原反应昏迷恐成植物人 旅伴弃人上路有刑责吗?



关于林女目前康复情况,林女士父亲29日表示,女儿表现肚子饿,看到旁边人家吃饭菜挺香的,竟就哭著要吃了,但她吞咽功能还未恢复,也说不了话,目前胳膊跟腿能动,但是不能大幅度的动。
女儿康复可能需要好几个疗程,不过相比前几天只能眼睛睁一下已有好转。
此前,在10月9日,林女士的母亲吴女士曾表示,女儿脑水肿很严重,医生表示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已进行紧急手术,手术后一直未醒过来,当时医生评估可能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并指出「也许会醒过来,也许会成为植物人」,只能进一步观察。
如何预防高地综合症?
由于低氧气压令心肺疾病恶化,故此患有严重高血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贫血、癫痫症的人士如欲前往高原,须咨询医生作身体检查及评估。
登山前如有不适,如患上感冒,应延迟旅程,直至康复为止。
尽量避免直接飞行前往高地。如需前往(如直飞拉萨、拉巴斯),抵步后首数天要多休息,慢慢走,多喝水,忌饮酒,避免进食太饱或使用安眠药,以便尽早适应。
登山时慢慢上山,不可操之过急,使身体有足够时间对氧气压力的转变作出适应,方法如下:-
- 于2,500米至3,000米处停留两、三晚作适应期。
- 在3,000米以上,每晚睡眠地点的海拔高度以增加300至600米之间为宜。
- 每登高1,000米便应多停留一晚作适应期。
- 白天攀登高一些,晚上睡在低一些的地点。
保持温暖,避免著凉。切勿紧张,以轻松心情登高。
需留意自己和队友有没有出现急性高山症、高山脑水肿和高山肺水肿的病征,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行动。千万不要忽视预警病征。
登山时不要强迫自己跟随大队的步伐或不到目标不下山,必要时就算是半夜也要即时下山,因为高山肺水肿可在数小时内致命。
如发觉出现高地综合症,应怎样做?
如病征轻微,应尝试减少体力活动,于同一高度逗留一至两天直至病征消失,然后才可继续登山。
如病征持续超过24小时或趋于严重,下山返回较低位置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下降五百至一千米便可。
如患上高山脑水肿及高山肺水肿,则应立即下山及接受治疗。
乙醯唑胺可助身体适应,又可减轻急性高山症的病征;可以在登高前一天开始服用,至登高后数天为止。因不是人人都适用,使用前请咨询医生的意见。
中药红景天虽有用作预防高原反应,但须在登高至少5天前服用,而且未有大型随机控制研究明确地论证在这一方面的功用。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