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工业界(一)经民联内斗 论提升国际航空枢纽优势 许文俊吁建港深西部铁路 黄永威冀借鉴樟宜机场

更新时间:18:25 2025-11-22 HKT
发布时间:18:25 2025-11-22 HKT

政府主办的立法会「爱国者同心治港」选举论坛,今日(22日)就工业界(一)组别进行辩论,候选人包括经民联黄永威和许文俊。

黄永威指,香港在「一国两制」优势下,工业界应把握机遇,创造就业,撑起香港经济。提出四大政纲,旨在打造「香港制造」新品牌,并建构安全的供应链,以应对新技术和创意,协助建立传统品牌。同时,需确保关键物料供应稳定,让生意得以持续发展。他强调香港工业应追逐新机遇,争取工业用地以扩展平台公司,并集中资源,将香港工业融入大湾区发展。政府应务实优化政策,建立工业资讯一条龙服务,为业界提供支援。

黄永威提「人机物法环」五大方向

黄永威提出「人机物法环」五大方向,其中「人」是指打造全球工业人才库,培养本地精英,吸引国际人才,并畅通大湾区人才流动,确保人才来港发展顺畅。「机」代表将香港院校的AI,落实各行各业。「物」就是凭借香港物流优势,设供应链管理中心,联通湾区与国际;「法」就是政府拆墙松绑,称「手续简化啲,生意就可以做好啲」;「环」即是政府需成为业界的战略伙伴,提供支援和政策,让各国对待的发展得以发挥,协助企业把握机遇,提升防风险能力。

许文俊:实现工业家愿景和IP人创造力

许文俊表示,自己在工业设计及出口领域拥有逾20年经验,并曾担任香港工业总会青年委员会主席。他指出,现时首要任务是集结工业界的力量,支持提升创新能力。其次,应加速北部都会区的发展,为工业提供更多空间和机遇。他强调香港需更积极培养创科工业人才,促进产学研融合,为工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亦需配合香港经济发展,推动IP产业、银发经济、宠物经济,以及新增食品认证等领域,将香港工业的「饼」做大做强。他表示,参选的唯一目的是希望获得更大的平台,实现工业家的愿景和IP人的创造力,为香港工业再创黄金时代。

兴建港深西部铁路引线

在必答环节方面,两位候选人讨论如何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优势。许文俊表示,香港国际机场的第三跑道落成后,创造了大量职位及商机。他认为,香港应把握大湾区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其航空枢纽地位。他认为若能兴建港深西部铁路,直接连接深圳宝安机场,将有助实现海空联运一体化,提升货运效率。

多点联运模式 错位互补优势

许文俊亦提及,现时已有不少建议及政策方向,如在珠海办理登机手续后,即可在香港登机。他认为,香港应加强与其他航班的合作,推动多点联运模式,实现错位互补、优势互补。他强调,新鲜蔬果、花卉、电子产品以至晶片等,均高度依赖空运,因此巩固香港的航空枢纽优势刻不容缓。他承诺,若成功当选,将与运输物流业界及工业界代表合作,研究如何加快货物运送至客户手中,为客户创造幸福感。

黄永威表示,大湾区作为主要制造中心,四分之三的空运货物经香港国际机场处理。他认为,香港应把握高价值电商及冷链物流的趋势,并提及机场管理局在东莞设立空港中心,旨在将内地货物经东莞预先处理后,透过水路运至青衣,再集散至机场或转为海运。

借鉴樟宜机场模式 发展机场城市

黄永威建议,香港可借鉴新加坡樟宜机场的成功经验,透过发展机场城市,将部分转机旅客转化为过夜旅客,从而带动香港经济。他期望,配合新落成的第三跑道及第二客运大楼,可整合更多零售、演唱会、娱乐及地标性设施,以吸引并留住旅客。

另一条必答题,询问如何推出政策措施以汇聚全球顶尖创科人才。黄永威指吸引顶尖的创科工业界的人才需求,需有一套由输入培育到流人才的完整策略,目标希望津贴中年人学习新技术,给年轻人体验式学习「落手落脚」试做,培养他们的兴趣,冀政府推行中高龄工人、工业转型就业专才计划,培训AI应用、智能制造和绿色技术等。他又认为可在北都和外岛建立留才机制,如为专才预留住房、国际学校和医疗配套落户计划。

许文俊指出,香港有足够的能力去培养高尖人才,香港有5间全球100大大学,科技大学香港医学院即将成立,连同北都大学城,相对本港有巨大协同效应,认为工业界可以就本土培养、引入尖端人才做得更多。他强调「科技无论是多先进,都要找到著力点,要找到场景,要找到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