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建制齐重温白皮书 论民主非「港英遗产」
发布时间:09:06 2025-11-21 HKT
完善选制后的第二次立法会选举,政府宣传力度前所未见,办好选举已成为特区头等大事。港澳办近日转载媒体有关《「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的文章,特首李家超之后在社交平台指,透过白皮书回顾香港民主发展的不平凡道路,以及深刻理解中央的原则立场,对做好选举有「现实指导意义」。爱国阵营近日亦纷纷重温《白皮书》内容,强调中央才是香港民主的推动者,要肯定新选制带来的效能与价值。
4年前的立法会选举翌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白皮书》,全文逾2.5万字,当中提到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没有民主可言,英国为香港争取「双普选」说法是违背历史。反而是回归后,中央支持特区民主向前发展,包括为特首普选定下时间表、路线图,惟普选方案最终被「民主派」反对而落空。
当年《白皮书》发表后,未有引起很大回响,政圈认为这只是系统地回顾香港民主发展史,强调中央的设计者、推动者角色,并指出香港不能奉西方式民主为尊,而是发展符合香港实际的高质量民主。
事实上,本届议会过去4年也绝少谈及政改、普选等民主议题,《白皮书》虽是重磅文件,对不少政界人士而言,却没有太多「记忆点」。
近日政圈突然旧文重温,不少人大政协、民建联、再出发大联盟等纷纷发文,强调香港民主不是英国恩赐或「港英遗产」,而是中央赠港的珍贵礼物。其中大联盟秘书长谭耀宗撰文指,港英年代香港居民从未享有过真正的民主权,例如总督等所有核心职位由英国政府直接委派,立法局议员长期通过委任产生,认为港人更应珍惜现时手上一票。
距离立选投票只有大半个月,此时重读《白皮书》有何用意?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说,《白皮书》阐述中央对香港民主发展立场和目标,以及完善选制后如何有利「一国两制」、国安保障,但近年「好多人都唔记得晒」,现在重温内容有助社会对立选意义、民主本质有更深刻认识;同时避免西方借今次选举大做文章,并纠正坊间「民主是英国赐予」的谬误。
港英政府于1991年首次引入地区直接选举,不少人仍归功英方给予港人民主,但刘兆佳指出,英方此举旨在扶植反中乱港势力,破坏「一国两制」顺利实践。
翻看《白皮书》内容,尽管两次政改受挫,但同时表明「中央政府将继续按宪法、《基本法》及人大有关决定,不断发展和完善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并与社会各界为最终实现特首和全部立法会议员由普选产生的目标而共同努力」。不过观乎近日建制人士文章,未见谈及重启政改问题。
有政界中人指,普选是《基本法》规定下的宪制责任,香港虽经历诸多波折,普选目标仍一字未变;惟新选举制度只得「几年货仔」,需要不断累积经验、巩固「爱国者治港」,加上要聚焦拼经济谋发展,加快「由治及兴」进程,重启政改短期内都不会发生。
聂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