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九龙东论坛 辩论环节「升温」邓家彪梁思韵就CBD发展驳火
发布时间:11:06 2025-11-13 HKT
为加强市民对立法会换届选举各选区和界别候选人的认识和了解,并提高社会关注度,政府由11月11日起一连举办39场「爱国者同心治港」选举论坛,九龙东地方选区选举论坛今早(13日)于观塘晓光街体育馆举行。候选人包括工联会邓家彪、民建联张培刚及颜汶羽、无申报政治联系的陈进雄及观塘区议员梁思韵。
于政纲介绍环节,邓家彪回顾其21年地区工作,并列举三项重点成果,包括成功推动「取消强积金对冲」、协助观塘㓥房居民并增加过渡性房屋,及建立长者社区关怀名册。他强调从政者应身体力行,做「真正的实干者」。
颜汶羽直指东九龙交通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他回顾上任后力推「东九龙集体运输系统」,借鉴内地城市经验,成功促使政府接纳中运量方案。该计划预计明年招标、2027年动工、预计2033年落成,将服务约四十万居民,有效缓解道路挤塞。他强调未来4年将会在落实重启租置计划做工作。
同属民建联的张培刚凭借二十年地区服务经验,提出多元民生政纲。他主张控制物价、改善基层交通与夜间服务,并促进长者社会参与。他强调以「实干」精神处理民生小事,呼吁选民支持其务实参选理念。
陈进雄则指,自己「无政党支持、无服务议会」背景,但期望成为市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他特别关注全面精神健康政策,致力让香港成为更宜居城市。他又以「撒种子」比喻选举投票,表示只有将种子撒入泥土才能有结果。
梁思韵强调,其教育政策专业背景及作为两位孩子母亲的经验,格外重视教育事务与家庭支援。她提出分阶段的政纲,主张体制内优先推动文创及中小企业发展,又建议从政府基金拨出部分资源协助市民实现「上车」梦想,并强调在职家庭最需要的是完善的托儿服务与医疗支援。
提问环节环绕「一国两制」优势及文化产业发展
其后是主持人提问环节,第一条问题是香港该如何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当中邓家彪强调香港应利用其国际地位,发展成文化与创科并重的都会。张培刚主张人工智慧和创新科技发展,利用一国两制优势致力打造全球竞争的文化科技产业。梁思韵则认为应助人才拓展市场。
第二条问题是政府应该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梁思韵指,政府应以产业圈模式推动文化发展,并提供完整配套。陈进雄则以韩国政府成功案例为借镜,主张香港应设立专项资助计划,重点支持具潜力的文化项目走向国际。
辩论环节现激烈辩论 候选人进行多次直接质询
辩论环节以「在交通挤塞问题下,打造九龙东核心商业区(CBD)的目标是否仍可行」为主题。与过去几场论坛相比,本次辩论呈现出更强烈的交锋氛围,候选人之间多次进行直接质询与观点碰撞。
陈进雄在发言中质疑既有政党的施政成效,在颜汶羽发表低空经济意见后指,「4年前都有无人机」,直言「虽然有政党扎根30年,但问题仍然未解决」,暗指政党未能与时俱进解决区域发展问题。
另一场交火在梁思韵与邓家彪之间展开。梁思韵当场质疑邓家彪的CBD发展报告中完全未提及文创发展,邓家彪立即反驳,强调报告内有12点建议与文体发展相关,希望对方「睇得全面啲」。梁思韵随即回应:「有睇」、「太片面」。
而就辩论问题本身,邓家彪在发言中强调政府应扭转「大市场、小政府」的思维,主张由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并担任主要推动角色。他提及九龙东处于转型期,认为必须从产业布局著手,以解决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
张培刚明确主张「加速」推进CBD建设,提出透过税务优惠吸引企业进驻,将九龙东发展为甲级商业区。颜汶羽则指出「起动九龙东」计划已进入第四个五年,批评过去过度侧重硬体建设。他主张在结构上融入产业发展思维,并透过人才培训与职业进修,提升居民就业能力,从根本上减轻通勤压力。
记者:郭文卓
摄影:叶伟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