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2025︱新界西南直选论坛打响头炮 陈芷菁主持 辩论环节无人互相质询

更新时间:11:09 2025-11-11 HKT
发布时间:11:09 2025-11-11 HKT

立法会选举12月7日举行,提名期已于11月6日结束。领导资格审查委员会的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昨日(10日)确认161位参选人提名全部有效,并将举办39场「爱国者同心治港」论坛。首场由今日(11月11日)由新界西南地区直选打响头炮,于荃湾大会堂举行,由艺人陈芷菁主持。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曾国衞表示场内观众踊跃,助选气氛浓厚,会尽量出席所有论坛,亦会持续汲取举办论坛经验。

立法会选举论坛 首由政府官方牵头

曾国衞认为入场情况相当顺利。被问及会否派发更多入场门票,曾国衞指当局早前已随机安排很多当区市民参加论坛,全港市民亦可以收看直播。今次论坛,每名候选人最多可带同50人入场助选打气,曾国衞已向他们讲解论坛流程,相信不会构成混乱。

每环节后有候选人「专属打气」时间

新界西南参选人包括工联会陈颖欣,民建联的卢婉婷和郭芙蓉、新民党张文嘉,以及经民联莫绮琪。

论坛现场所见,会场近乎坐满。于每个环节后,每一位候选人均设有专属打气,现场打气团反应热烈激昂,打气声响彻全场,当中以争取连任的陈颖欣打气声最强烈。

于提问环节,主持人提出两条问题供5位候选人作答,第一条问题是关于如何发挥香港专上教育优势,发展成高端人才聚集地。陈颖欣强调要把握香港「背靠祖国、联通国际」的独特优势,善用本港多所全球百强大专院校资源;郭芙蓉提出「有事可为、有屋可住、有路可通」的实干策略,认为必须完善生活配套才能留住人才;卢婉婷主张在引进外来人才与保障本地就业间取得平衡,针对创科、医疗科技等短缺领域精准引才;张文嘉从教育着手,主张培养跨学科综合性人才,推动「北都大学教育城」建设;莫绮琪则提出「引才、育才、吸才」,建议建立人才数据库,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辩论」环节无人互相质询 各自继续阐述政纲

第二条问题则是如何优化本地房屋政策。莫绮琪主张扩大「港人首次置业」计划,并容许青年提取部分强积金作首期。陈颖欣提出「青年置业储蓄计划」,以可负担金额助青年积攒首期。郭芙蓉聚焦旧区重建,指出放宽「地积比」为关键,主张推行地积比转移机制。卢婉婷力主重推「租置计划」,但强调须解决管理权责问题。张文嘉则提出短中长期策略,包括以过渡性房屋协助㓥房户、加快居屋供应等。

其后进入「辩论及跟进发言」环节,虽规则允许候选人相互提问,但五位候选人均未向其他人提出质疑,而是借此机会补充阐述自身政纲,现场气氛颇为平和。辩论问题是指出选区内最逼切的问题,及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去提升选区内的特色经济和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卢婉婷强调住屋是最逼切问题,主张推动「租置计划2.0」,让基层市民能拥有自己的家,同时解决现行计划的管理问题。莫绮琪指出荃湾作为第一代新市镇,许多屋苑已超过40年楼龄,需推进重建计划,并改善屋苑内无障碍设施。张文嘉特别关注㓥房问题,承诺争取更多过渡性房屋与社区客厅,她亦关注医疗保障,主张加强基层医疗服务。

郭芙蓉极力推动「中铁线」建设,强调其不仅能解决新界西南交通问题,更能连接屯马线、东铁线等多条铁路,形成环形系统,她亦提出24小时托管热线等具体方案支援年轻家庭,并承诺改革渗水办,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渗水问题。莫绮琪则提出兴建高架轻轨系统,作为中铁线完成前的替代方案,解决区内巴士不足且远离地铁站的问题。

争连任陈颖欣:勿相信「够票」谣言

于跟进发言环节后段,莫绮琪建议发展海滨夜市。卢婉婷则建议善用城门水塘历史遗址等文化资源,发展地区特色旅游。郭芙蓉提倡「无处不旅游」,推广针山、芙蓉山等特色景点。不同于其他候选人在多方面讲述政纲,陈颖欣于多次跟进发言中都强调游艇经济,主张推动游艇旅游落户荃湾葵青,结合当地自然景观与维港景色,发展高端消费,带动就业。

在最后总结环节,陈颖欣指候选人中只有自己是争取连任及具立法会经验,「不用学就可以马上埋位」。她列举争取中铁线增设三站等政绩,表示社会正值拼经济保就业关键时期,需要既懂经济又重视劳工的代表。她特别呼吁选民不要相信「够票」谣言,要集中票源支持。

莫绮琪强调自身出身基层,服务社区11年,承诺将善用工商专业力量改善经济民生,为议会带来不同思维,她指自己「也是一个不肯放弃年轻人的年轻人」。张文嘉则分享参选期间拿着笔记簿在街站与居民聊天的经验,表示居民的声音她都在聆听记录,希望将这些声音带入立法会,在更高层次解决问题,并强调议会需要更多元声音。

郭芙蓉分享个人经历,在天台屋成长的她曾「七街瞓」,后因重建改变人生,如今希望用自身经验加快推动旧区重建。她强调十多年来以「民生无小事」态度服务居民,无论旧区维修、长者支援还是育儿服务方面都全力以赴。卢婉婷则表示自己在荃湾葵青成长、居住、工作,拥有超过15年地区工作经验。她承诺将重点关注安居乐住、交通规划、医疗支援和居住质素四大范畴,强调地区声音需要最熟悉事务的代言人。

论坛完结时,前排支持者均举牌及不断高叫口号以表支持。

记者:郭文卓

摄影:卢江球

完整参选名单请参阅:立法会选举2025|报名参选名单持续更新 即睇地区直选、功能界别、选委界别报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