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黄凤娴的「未竟之路」法定冷静期终见眉目
发布时间:08:35 2025-05-07 HKT
担任消委会总干事逾12年的黄凤娴昨日离任,继任人选正公开招聘。黄凤娴多年来主持消委会各类记者会,向市民详细分析不同产品性价比、消费陷阱,以至美斯失场等大事件,单论公众曝光度,随时比部分高官有过之而无不及。
消委会总干事任期长达12年 曝光度甚高
黄凤娴任内多次呼吁政府就消费者冷静期立法,规管预缴消费,但迟迟未获落实,近日再爆出仁汇医务集团疑似结业事件,问题多年未有明显改善。特首李家超昨开腔,表明会检视现行法例,特别是针对预缴式消费,考虑强制冷静期等不同建议。
相关新闻: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娴今约满离任 已展开公开招聘 黄:是适当时候放下重任
消委会推动冷静期多年 六年前咨询后至今未立法
预缴消费在商业社会常见,但本港过去经常传出有不良企业以误导、疲劳轰炸、威吓甚至非法禁锢等方式,逼使客户签订高额的预缴合约,牟取暴利。现时虽有《商品说明条例》禁止有关行为,但由于交易多在密闭空间进行,取证困难;即使推销过程未必违法,当中亦难免会有极不合理的条款,例如去年结业的舒适堡,被揭发不少离谱合约条款,例如2037年后才生效的合约等。
近日提供婴幼儿疫苗接种的仁汇集团传结业,同样涉及多宗高额预付套票,政府上周五成立跨部门小组追责。李家超昨日进一步指,需检讨现行《私营医疗机构条例》监管措施是否足够,而政府将审视现有规管是否充足,特别是针对预付消费,并考虑多项建议包括引入法定冷静期、限制最长合约期限等。
其实冷静期立法已讨论多年,消委会正是主要推动者之一。政府于2012年修订《商说条例》时加入不良营商手法罪行,当时已有意见认为,应就预缴消费交易设立强制性冷静期,加强对消费者保障,但在商界反对下未成事。消委会2018年发表详细研究报告,再次倡议为强制性冷静期立法。
上届政府于2019年进行公众咨询,就实施法定冷静期规管美容和健身服务消费合约收集意见,但随后因修例风波、疫情等事件,社会经济环境剧变,乃至后疫情时期的今日,立法仍未见踪影。去年舒适堡事件爆出后,黄凤娴也再次呼吁当局检视加强规管预缴式消费。
相关新闻:仁汇医务︱李家超:已成立跨部门小组追究责任 将审视预付消费规管 包括引入冷静期等

邓家彪:冷静期应覆盖任何行业
立法会议员邓家彪指,对政府终承诺检视法例感振奋,过去政府主要聚焦美容及健身两大「重灾区」行业,但仁汇结业事件可见,私营医疗集团亦可能有类似情况。他分析,如只是针对单一事件或行业,毋须一并点出冷静期和合约年期限制问题,相信特首最新说法是指全面覆盖任何行业的预缴销售。他认为此做法较理想,因为如只针对个别行业立法,可能会衍生法例漏洞。
邓家彪强调,现时一旦出现倒闭事件,已预付款项的消费者没任何保障,期望当局尽快征询立法会,并在今届政府任期完成立法。
行会成员、商界议员林健锋则指,现未知政府立法建议细节,他明白既然爆出多宗同类事件,社会又有关注度,讨论一下无妨,最重要是各方都认为合理,例如冷静期不可太长,以免损害企业现金流,保障消费者也要保障企业。
有知情人士指,上届政府一直想处理规管预缴式消费,但因疫情搁置,疫后经济待复苏,亦非政府优先工作。不过去年舒适堡事件后有向官员了解过,政府已把有关工作重新提上日程,但强调「急不来」,须仔细规划。商经局回复指,已开展研究工作,并考虑各项因素,深入检视不同建议及参考其他司法管辖区做法,以尽快制订适当策略,加强保障消费者权益。
聂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