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测考准备│家长实战经验 7招有效备试方法陪子女走过难关

更新时间:07:15 2025-11-21 HKT
发布时间:07:15 2025-11-21 HKT

每到测考季节,家长群组均会热闹起来,家长们互相诉说陪伴子女温习的实况、挫折及可行方法,互相交流勉励,冀可找出最适合自己小朋友的读书方法,以应付测考的各项要求。以下为许多小学家长亲身尝试、改良的温习方法,协助孩子面对测考,好好温习。

家长实战!7招有效备试方法

(图片来源:Pexels)
(图片来源:Pexels)

备试方法1:与子女一起设定目标

不论对于温习或测考成绩,设定目标都是重要的一环,若小朋友在学业上缺乏动力,与他们一起设定明确的目标,尤其重要,让他们透过努力,向目标迈进,从中得到成功感。家长们分享,这些目标不能是遥不可及,而是小朋友若付出努力,是有机会达成的,例如在较弱的学科,可设定目标为今次考试比上次考试多5分,让他们有信心做到。温习方面,家长亦可与小朋友商讨温习方向、时间,制定「大中小目标」,提升子女的学习动力。

  • A. 每日小目标:设定每天甚么时间完成功课,达成后给予小奖励。
  • B. 每周中目标:鼓励小朋友尽早温习默书,减轻开考前的压力。
  • C. 每月大目标:定期练习应试技巧,纠正功课里的谬误。
(图片来源:Pixabay)
(图片来源:Pixabay)

备试方法2:了解子女属哪一种学习类型

不同小朋友有不同的性格、兴趣、强弱项,家长应先了解子女的特点,找出小朋友适合甚么学习类型,并对症下药: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 A. 视觉学习者(Visual learners):通常对于图像、颜色和视觉元素有强烈的敏感性,阅读教材也会有良好效果,但往往较难掌握老师的口头讲解。这类学生可多看教学影片、多图的教材,帮助记忆和温习。
  • B. 听觉学习者(Auditory learners):不善阅读,相较于视觉解释,听觉学习者更容易记住口头解释的内容,轻松回想听觉细节,并能把所听的内容写成笔记。这类学生适合多听歌、录音,从讲解掌握学习重点。
  • C. 动觉学习者(Kinaesthetic learners):指透过身体体验、运动和触摸进行学习的偏好,他们不喜欢做笔记,家长可尝试协助小朋友把学习元素融入动作,例如数手指、跳舞、角色扮演等。

备试方法3: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家长们都认同,不论是做功课或温习,为小朋友提供一个安静、明亮、通风的学习空间,减少干扰,能提升他们的学习专注力。若家中有年纪较小的弟妹,可安排他们入房休息,或陪他们看书、画画,做些静态的事。家长陪伴小朋友温习时,亦应放下手机,专注与子女一同了解课业内容,否则小朋友会好奇爸妈在玩甚么手机游戏,亦会质疑:「为甚么只有我无得玩? 」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备试方法4:避免长时间温习

小朋友的集中力有限,太长时间温习更有机会令他们厌倦学习,甚至抗拒温习。家长应与小朋友商讨温习时间表,无论进度有多赶、剩下的时间不够,都应安排「小休」时间,让小朋友有机会「松一松」,休息15分钟后,再集中精神。小学生亦不应通宵达旦温习,避免临急抱佛脚,要有充足的睡眠。

食下午茶小休一会儿,之后才再努力。(图片来源:PhotoAC)
食下午茶小休一会儿,之后才再努力。(图片来源:PhotoAC)

备试方法5:适当鼓励表达支持

考试温习对小朋友来说,或许是一件有压力的事,家长要处理的,不单是子女的学业,更多的是他们的心理健康。家长在测考期间,要多聆听,少责骂,给子女抒发压力。适时的身体接触,简单一个拥抱、安慰,都可以令小朋友冷静下来,收拾心情好好温习。家长亦要留意,应避免过多的物质奖励,而是多留意子女的情绪、喜好,以赞赏、认同、小零食等,鼓励小朋友更主动学习。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备试方法6:模拟考试情景

家长、校长都不约而同表示,为小朋友模拟考试情景,对提升温习效能有一定帮助。家长可借助AI出题,让小朋友熟习考试题目、模式,了解经常出错的地方,尽快改正,并可让他们提前适应考试氛围,掌握考试时间分配和答题技巧,到真正测考时,更能得心应手,不会被试卷吓怕,亦能减少做漏题目、不够时间完成考卷等情况。测考前,亦可安排小朋友做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等,让他们放松一下,身心都调整到最佳状态。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备试方法7:试后检讨 重新装备

小朋友测考成绩不理想,不论是他本身或家长,都会有情绪,感到失落。不少家长反映,与其破口大骂,不如趁此机会与子女、老师好好沟通,「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了解小朋友学习上的难处,再重整旗鼓,修订学习策略,看看如何改善情况。最重要的是,让子女知道,父母是紧张他们,而不是只看重成绩,会陪伴他们走上广阔的学习道路。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文:佘君仪  
 

相关文章︳小学测考准备︳养成一个习惯克服困难科目 小五生心声:「准备充足不可怕」

相关文章︳小学测考准备│将军澳循道卫理小学「费曼学习法」推动学生主动性「错题簿」学解题 「温习小组」互相激励

相关文章︳小学测考准备│忌临急死记硬背 中华基督教会协和小学(长沙湾)校长备试策略:提升阅读理解必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