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教育装备学生 圣保罗书院小学校长麦志豪:「比起学习,全人发展更重要」 附面试贴士
发布时间:18:46 2025-01-02 HKT
在今年小太空人庆祝午宴上,本届最年长的小太空人谭梓希带领着其他小太空人分享。与梓希细谈下,知道他所就读的圣保罗书院小学麦志豪校长在计划过程中给予他极大鼓励。为了让是次旅程留下完美句号,梓希主动邀请麦校长共同受访。圣保罗书院小学一直深受家长欢迎,到底是怎样的办学理念及价值观,才能教出像梓希一样优秀的学生?
「4C」教育装备学生
看过学校网页,知道学校着重装备学生长大后出来社会所需的能力,包括语文运用、数学运算、资讯科技等。麦志豪校长介绍,学校有「4C」,分别是Collaboration(协作)、Communication(沟通)、Creativity(创意思维)及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在社会上,每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亦要与人合作,而与人协作的过程中需要communication。」
此外,校方希望小朋友能「think out of the box」,具备创意思维。「好多时都话小朋友学习中、英、数、常,每一科都好像有一个框架框住,但当面对一个又一个生活上的困难要解决时,思考就不再应该是被规限,要给予他们多些想像空间。」至于Critical Thinking,则期望学生不要人云亦云,应该有自己的看法,并与他们的buddies和partners分享、交流,还有time management。「小朋友是学习的主人翁,所以从小到大,我们都训练小朋友要自己manage其个人物品,如规定必须着整齐校服回校,上体育堂时再换体育衫,从小一开始,确实比较少小学这样做。」他笑言初时小一新生每次换体育衫都会乱成一团放在枱面,有时甚至出现上完堂找不到鞋子、回到家才发现多了对袜等「虾碌」情况。但随着他们慢慢成长,去到小六,会发现他们的衣服已经非常整齐地放在枱面。看似小小的改变,也让师长感到非常开心。
自主学习 塑造良好品格
而电子学习平台的兴起,不少学校都会采用e-class等平台告诉家长当日有甚么功课,但麦校长称该校仍然坚持小朋友要自己写手册,起码知道当日有甚么功课,并向父母交代,这亦是一个学习过程,校方还会要求学生notes taking。「现今书本上的资讯好齐全、内容好丰富,但在小朋友学习过程中,他们应该学识点样去take notes,而我们的学生由小一已经开始学习这件事。透过经历,让小朋友知道这是他长远学习需要具备的能力。」他续指,以上所讲的能力,小一、小二或许未必能够做到,但可以慢慢学、慢慢做。「快的可能小二、小三已经能够manage好自己的东西,有些则要到小五、小六才做到,但这不是快与慢的问题,视乎身旁的家长、老师给予他们多少空间去发挥、学习。」
在资讯爆炸的年代,资讯素养亦是学校关注的议题。「不止是做功课,在网上找资料时,第一样要fact check;第二就算来源正确,也要acknowledge返个source。」麦校长形容,学习就如一个金字塔。「最顶部是知识,中间则是一些skills,而最底部也是最紧要,我和学校成日都着重的 —— attitude(态度)和values(价值观),values define us,知识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将来点行。」因此,4C之外,学校主张「Giver's hearts」来塑造小朋友的性格。
推广探究式学习 无缝衔接中小学教育
麦校长认为学习不应只规限于班房里,而是要懂得运用在不同科目中学到的知识。至于近年学界经常讨论的STEAM,麦校长视之为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 探究式学习),亦即是将学科知识,再加上学生有的一些技能,然后融会贯通地应用,从而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故此,早在教育局推行课程改革前,学校已经将常识科分开成人文科学(Humanities)和自然科学(Science)两科。而Science会以英语授课,把属于中一、中二的科学课程简化并提早至小学开始教授,尽早培养小朋友好奇心,透过先观察后提问,分析研究目的,设计实验,最后找出答案。
曾在圣保罗书院担任副校长长达10年,麦校长解释两所学校虽然并非「一条龙」,但大部分毕业生只要成绩及品行达标都能升上圣保罗书院,而自己在这个大家庭已经服务了30多年,选择从中学副校长转任为小学校长,正正体验到一套有系统、有连贯性的12年教育模式;也希望学生能够在升上圣保罗书院这个过程更顺利、无缝地衔接整个12年的学习阶段。「角色虽有不同,但都是为了孩子12年的教育而服务。我们期望经过这12年的教育,培训小朋友由一个男孩,变成一位男士。」
校长亲授面试贴士
难得邀约到麦校长接受访问,当然要为希望加入圣保罗大家庭的家长们「谋福利」,怎样才能增加被学校取录的机会?
「我们只是面见一个五岁的小朋友,如果要考他一些学术性的问题,其实也只能够从幼稚园的书本挑选,不会考他小一,甚至再高年级才懂得的知识。」面试主要围绕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话题。「与其有时间带小朋友去参与面试班,倒不如多花些时间带小朋友到公园或安排更多的亲子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会视父母为学习对象,学到的东西远比面试班多。「在陪伴过程中,小朋友一定能欣赏到爸爸妈妈好的一面,自自然然学习到。」麦校长说。
能文能武的小太空人
圣保罗书院小学历年来人才辈出,正就读该校小六的谭梓希今年便成功于小太空人计划突围而出。梓希为今届最年长的小太空人,去年首次参加选拔,可惜20强止步,今年他把握最后机会,再次报名参加,终成功入选并获得前往美国与真实太空人交流的机会。性格乐观积极的梓希说:「上年的失败反而成为一种推动力,驱使自己更加努力争取入选。」而过去一年,他也有吸取经验,透过参加朗诵比赛、中文辩论队等提升自信、表达及临场应变的能力。同时阅读更多关于太空的书籍,增进有关知识。

是次美国之行让梓希最深刻的是在亨茨维尔太空训练营其中一项模拟去国际太空站的任务,最后顺利返回地球,不能遗留任何太空人。「原来在升空前要先按照指引和根据地面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指示按动控制板上的按钮,检查太空船的状态正常无误才能启动太空船升空。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组员的生命和安全都掌握在我手中,所以觉得责任非常重大。」过程中亦讲求团队合作,而作为今届最年长的小太空人,某程度上也要充当大哥哥的角色,照顾他人。团队合作以外,因应是次「It's possible」的主题,他也明白到凡事皆有可能。「只要认真去学、肯花时间练习,就已经等于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除朗诵、中文辩论、小太空人计划外,梓希亦有参与关于机械人的STEAM活动和打篮球,可谓是能文能武。正值小五、小六呈分的关键时刻,他又是如何兼顾学业与各项活动?就小太空人的选拔,梓希说基本上会在面试前几日重点温习自己较弱的部分,余下大部分时间都会放在温习日常课业,所以目前为止也能兼顾各项活动,平均分配时间。谈及当中秘诀,梓希分享:「想做一件事,就要认真去做。」年纪小小,心态却比许多人强大。
文:林诗敏
图:郑慧盈,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勇于求变 不进则退 大埔浸信会公立学校校长萧婷:「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
相关文章︳神级校长专访︳铜锣湾维多利亚幼稚园暨国际幼儿园总校长孔美琪博士 走过60年教育周期
相关文章︳神级校长专访︳保良局蔡继有学校创校总校长兼学校顾问刘筱玲博士 花香满途一辈子 都付笑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