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新起点:孩子成长,我们同行 4方法助小朋友适应小学新生活︳郑家明校长随笔
发布时间:18:30 2024-10-15 HKT
九月的钟声响起,背着书包的小孩子们迈入了人生新阶段 —— 小学生活。对他们来说,象征着一段充满喜悦与成长的新旅程。
孩子的挑战:情绪、生活习惯与学习压力
情绪的波动与适应
从幼稚园过渡到小学,对孩子来说是一次重大转变。幼稚园的学习多是游戏与探索,而小学则需要孩子们开始面对规范、责任和学业要求。这样的转变让孩子既兴奋又焦虑。
有些孩子可能在早上出现不想上学的情绪,而放学后又可能变得格外黏人,或者情绪不稳定。这些现象其实是孩子在适应环境时的正常反应,家长和老师都需要理解并接受这些情绪,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支持。我校设有「蜜蜜倾」的时间,老师会和几位同学一组相约谈心,老师可看见孩子更多的需要及分享他们成长中的乐事。

生活习惯的变化
升上小学,孩子们需要适应早起及较长时间的课堂学习,并且可能没有午睡时间。对孩子来说,初期会感到疲惫,甚至在下午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我校将「上午好专心、下午更开心」的想法注入本年度新设计的时间表中,尽量将主科放在上午时段,下午时段则以术科及多元活动为主,午膳后有一个较长的大息WE(WholesomE)time让孩子自由参与不同的大息活动及表演,营造校园的幸福感。

学习压力与挑战
小学的学习方式与幼稚园大不相同。小学进入了系统化的课程,孩子们需要学会专心听讲、完成作业,并接受测验。刚进小学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跟不上进度而感到挫败,这时候,家长的鼓励和陪伴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在一年级上学期不设考试,就是先让孩子们适应及享受校园生活,才逐步适应学习的步伐。

家长的挑战:心态调整与成长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意识到,孩子正一步步走向更加独立的生活。他们需要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解决困难,而我们的角色应该是陪伴和支持,而不是替他们做出决定。
帮助孩子适应的实际4个建议:与孩子共同成长
1.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稳定的作息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家长要让孩子早睡早起,逐步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与孩子一起制定作息表,甚至可以让孩子参与设计,这样他们会更有动力遵守。

2. 鼓励孩子表达感受
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孩子难免会有情绪波动。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无论是快乐还是焦虑。当孩子表达出来时,我们不应该急于给予建议或解决方案,而是先聆听,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

3. 与孩子一起面对学习压力
孩子刚进小学,可能会感到学习有压力。家长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赞赏,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与其强调成绩,不如和孩子一起享受学习的过程,这样他们会更愿意去面对学习中的挑战。

4. 与老师保持沟通
家长与老师保持信任与沟通,正是家校合作的好开始,如果发现孩子有任何不适应的情况,家长可以与老师一起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这不仅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支持,也能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新的学校生活。
北角循道学校校长 郑家明
多年推展亲子绘本阅读、STEAM创意教学、创意校本主题活动。相信教育的核心是孩子的幸福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等待被看见的闪亮星星,他们的成长有无限可能,就等待我们何时遇见。

相关文章︳学习有仪式感的4大好处 创造多样化学习体验的4个建议︳北循郑家明校长随笔
相关文章︳家长要戒!毁掉孩子的5种「技术」 将小朋友跟人比较影响孩子自我价值︳校长随笔
相关文章︳结合7个成功习惯 「我们的奥运会」活动让孩子的学习被看见︳郑家明校长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