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呈分试│体育科拟纳入呈分试点攞高分?专业教练教提升体适能 平日做一动作作训练
发布时间:07:15 2024-11-04 HKT
小学呈分试︳小学常识科将在2025/26学年逐步分拆成人文科和科学科,教育局早前咨询小学学界,计划调整小学呈分试科目的分数比重,同时考虑加入体育科,比重与音乐和视艺科看齐,各占两分。事实上,小学生的体适能水平,有多年科学数据作参考评估,学界普遍认同加入体育科作为呈分试评分的一部分,以体适能、技术、价值观作为考核指标,至于评分比重若何,则仍在商讨,以免为学生带来太大压力。体适能中心专业教练为家长讲解要点,协助孩子提升体适能的表现。
小学呈分试体育科︳具体方案未敲定 拟按两部分评分
教育局现正研究在小学呈分试中加入体育科,具体方案仍未敲定,比重拟调整为中、英文与数学各占8分,人文与科学则各占4分,而体育跟视艺、音乐各占2分,总分共38分,学界预料体育科呈分试将分为两部分,包括体适能测试表现,以及校本元素评分如运动技巧、体育知识及态度等。经常听到体适能,但具体上包含甚么项目或要求,不同年龄的学生水平又有甚么分别呢?

体适能概分两大类
「体适能」是指身体适应外界环境和日常活动的能力,可细分为健康体适能(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及竞技运动体适能(Ski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两类,健康体适能的元素包括心肺耐力、肌肉耐力、柔软度、身体肥瘦组合及神经肌肉松弛,目标是身体健康,享受优质生活;至于竞技运动体适能的目标是能在比赛中取胜,得到奖牌荣誉,元素包括敏捷度、平衡度、协调、力量、反应及速度等。

体适能评估方式多样化
不少专家指出儿童及青少年应尽早接受运动锻炼,提升体适能的表现,而本港小学生的体适能水平,有多年科学数据作参考评估。根据「香港小学生体适能常模表」,评估项目达11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一分钟仰卧起坐、坐前伸、手握力、九分钟跑 / 步行、15米渐进式心肺耐力跑、倾斜式引体向上、立定跳远、三头肌及小腿内侧皮折厚度(即量度体脂)。以11岁或以下(六年级)男生为例,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平均值约为23次,坐前伸平均值是22厘米,九分钟耐力跑平均值为1,300米,手握力(左右手总和)平均值为33千克,倾斜式引体向上平均值为六次。

至于校本评分部分,学界普遍认为应涉及运动技巧、体育知识及态度等元素,当中包括球类及非球类的表现,例如学生一分钟篮球上篮多少次、足球射入多少球、羽毛球能成功发多少次球等,亦可考虑一分钟跳绳多少次等,由各学校校本自决;而体育知识及态度,则可涉及笔试或以功课评估,例如可要求学生呈交关于体育精神的剪报、让学生讲解不同运动的规则、球例等,评估方式多样化,最重要是可以达至公平公正考核。
教练评价小学生 体适能表现参差
自体育科拟纳入呈分试的消息公布后,家长对体育科及体适能的关注度直线上升,体适能训练中心AlphaStep创办人Dennis指出,中心近期接获的查询急升三成,不少家长希望提升孩子的体能,冀及早为应付呈分试做好准备。

未能建立强壮的核心肌群
关于孩子适合参与训练的体适能活动,Dennis解释:「一般适合孩子参与的是全身性的训练活动、障碍体适能训练、肌力与体能训练、专项运动等,当中元素包括敏捷度、平衡、协调、力量、反应及速度等,有助改善手握力、上肢肌力、耐力等体适能项目的要求。即使在家中,孩子亦可以做简单版掌上压和弓字步,有助提升体适能。」

Dennis不讳言,香港小学生的体适能表现参差,到中心参与活动的学生中,近七成人的体适能表现不达标,尤其在肌耐力、心肺功能方面表现较弱;即使是有运动习惯、校队训练的学生,大多只集中于技术上的训练,而忽略了体适能的锻炼,未能建立强壮的核心肌群,容易在运动中受伤。「孩子的体适能基础未打好,跑跑跳跳做动作、持续技术性训练时,会较容易受伤,有机会拗柴、拉伤、十字韧带受伤,情况不容忽视。」Dennis又称,观察到不少小学生有肥胖问题,运动量不足,需要减重、增加肌肉量,以应付日常运动需要,改善健康。
日常也可提升体适能
另一位教练Timmy同时指出,孩子正式开始锻炼前,要先进行体适能评估及试堂,以评估孩子的技能发展水平。「以较受欢迎的障碍运动训练为例,动作讲求快及准,会要求孩子在30秒内做双脚跳、开合跳、投掷等动作,不同障碍物和关卡所需的能力或力量都有所不同,参加者可因此提升弹跳力、核心肌群力量等,同时促进平衡力及即时反应。」

运动专项训练则会提升孩子在10米短跑、掌上压、深蹲、坐地前伸的表现,亦会训练孩子的肌耐力。「一开始用尽孩子力气,半小时后再加一些高强度间歇训练,例如波比跳、深蹲等全身动作,令心跳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心跳的70%,逐步提升孩子的体量。」

Timmy续指孩子在家中、日常生活都可提升体适能表现,例如平日可进行20分钟开合跳、购物时帮父母拿东西,「随手拎个水樽试举都可以」;家长亦应身体力行做孩子的榜样,一起培养做运动的习惯,并从中加插游戏及竞技元素,增加孩子做运动的兴趣。

文:佘君仪 图:资料图片
相关文章︳考试温习攻略︳3个六年级英华小学学生温习心得:上堂要专心+「1248」温习法
相关文章︳考试温习攻略︳4大记忆法强效温习 把握温习黄金时间温最有效!费曼学习法/三文治记忆法
相关文章︳考试温习攻略︳前IB状元数学靠一招突围 英文曾零分靠这方法速记生字攞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