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设中药园宣扬健康传统文化 将中医糅合STEM课程 小六生了解拔罐、针灸

更新时间:14:34 2022-10-16 HKT
发布时间:10:00 2022-10-13 HKT
中药园面积不大,只有约二十平方呎,却能提供一个机会让学生认识中草药。
中药园面积不大,只有约二十平方呎,却能提供一个机会让学生认识中草药。

 

疫情下,学校的教学活动大受影响,很多课外活动都被逼取消或暂停。面对逆境,有学校视为契机,把握网课期间多出来的时间及空间,在校内筹建中药园,借此向学生宣扬中华文化及健康生活。仁爱堂刘皇发夫人小学刘小慧校长,就向我们讲解增设中药园的缘由和相关教学内容与目标,更有四位小六同学分享他们对中药的认知及学习期望。

仁爱堂刘皇发夫人小学刘小慧校长
仁爱堂刘皇发夫人小学刘小慧校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停课,刘校长反觉得这是一个让同学学习的契机。「中药园的构思源于二〇二〇年疫情初期,当时转为网上授课,有更多的空间、时间让我及一班同事思考,到底除了课本内的知识还想教小朋友甚么?」她解释。

凭借刘校长和其他老师的努力,在短短三年间,学校分别增设了生态馆、爬虫馆、科技农庄及中药园。刘校长笑言:「以往学生都可以外出参观,但碍于疫情,这些活动大幅减少,便激发我们在校内加设相关设施,那么复课后同学也能参与活动。」而她更希望透过中药园宣扬中华文化和健康生活理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正如现时疫情下除了看西医,很多人都会找中医调理长新冠等后遗症。针灸、拔罐、刮痧这些小朋友平日也有机会见过爸爸妈妈做,但未必清楚了解到底是甚么一回事。中医甚至会根据不同的体质、节气,教人选择合适自己的食物、汤水,当中大有学问,能让同学认识如何保养自己身体,提倡健康生活。」

中药园一共有廿四味常见中药材,包括陈皮、甘草、当归。
中药园一共有廿四味常见中药材,包括陈皮、甘草、当归。

 

体验式学习 教授另类知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透过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事物,学习到的知识可能比书本更多。刘校长称他们学校其中一个特色便是主张体验式学习。「邀请高年级同学成为小导赏员、小种植员,帮忙宣传中药知识、介绍中药园和定时浇水、照顾园内草药。」之后亦会有角色扮演游戏,让低年级同学一尝做中医的滋味;更计划与家教会合办课外活动,如利用中药制造杀菌香囊、穴位按摩班、推拿班、太极班、养生班等。她认为让同学帮忙照顾打理中药园、生态园能够令他们有更深体会,同时提供生命教育,学会珍惜生命,亦可增加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而穴位按摩、养生班则能够促进同学和家长的沟通。「同学可以回家帮父母按摩,分享哪些食物有益健康,增加互动交流,减少代沟,改善亲子关系。」

 

融入常规课程

刘校长指未来将会在常识科及STEM课程加入中药知识,当中常识科课程会涵盖植物的种类,让同学知道原来有些植物有药用价值,可以用来冶病,亦可由中医角度看人体结构、经络,教同学保护身体,如天气热也不该喝太多冻饮、出入冷气地方要小心着凉等。

「由一年级开始,低年级有认识植物的课程,高年级亦有植物和环境保育的课题,用专题研习方式进行教学。」老师会尽量选择有趣、贴身的内容,订立一个教学主题,再把主题相关的内容告诉同学,并要求他们完成小组研习报告。刘校长解释:「植物的种类、环境保育都能与中草药相连,中草药是植物的一种,部分很稀有,可以教同学见到路边植物不该胡乱采摘,从小培养他们对待大自然应有的态度。」

刘校长期望导赏员计划能够发展为一位高年级学生带领一位低年级学生,做到传承的意味。
刘校长期望导赏员计划能够发展为一位高年级学生带领一位低年级学生,做到传承的意味。

 

同学向参观嘉宾介绍中药园。
同学向参观嘉宾介绍中药园。

 

扩阔学生视野

认识中药的种类及功用固然重要,但中药带给学生的绝对远超于此。「中药代表古时我国的智慧文化。透过中药园,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李时珍、华陀,以至神农尝百草、刮骨疗伤等故事。」虽然刘校长近年积极推动校内增设不同设施及活动,但她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思想前衞、举办创新活动外,一些传统文化价值观同样要保留,保持孩子具创意的天性之余,亦能让他们懂得感恩。

对小朋友来说,平日身体不适都是看西医为主,但中药却能为他们对治病带来新的理解。「平时食粒药轻飘飘的,不清楚内里成分,而中药又是另一种东西。」被问到同学会否觉得中草药是老一辈的东西,刘校长说同学并没有这样的想法,而且中药正跟随科技发展而转变。「我小时候都是拿着个大药煲煲中药,但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预先包装、冲水的中成药可供选择。」她形容小孩就像海绵,每天都在吸收不同的东西,学校老师要做的是打开他们的眼界,让同学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出路。

刘校长表示年纪小的孩子要多尝试,埋下学习的种子。
刘校长表示年纪小的孩子要多尝试,埋下学习的种子。

 

以下四位小六同学将会担任小导赏员,究竟他们对中药有多少认识?为甚么想担任导赏员?他们又希望能够在中药园学到甚么东西?

 

李芯蕙:既可害人又可救人

凡事皆有两面,就像中药,用得好可以救人无数,动了歪念亦可取人性命。「小时候看古装电视剧,见到剧中的角色既可用中药落毒杀人,又可施针救人,觉得很有趣。」普通的电视剧情,却引起当时只有五、六岁的芯蕙对中医药的兴趣,难怪去年老师找她参与中药园活动时,她即时爽快答应。而在救人之前,要先认识各种草药的种类、功用,她期望参加中药园后能够认识更多药材,懂得不同疗法如针灸。至于现时记得哪几种中药?她即时想起鱼腥草,因为名字十分古怪,她笑言最初会「幻想它闻起来有鱼腥味」。中药神奇、博大精深,亦令她希望可以更深入钻研这们技术,甚至想过长大后成为中医。

李芯蕙
李芯蕙

 

陈漪汶:拔罐驱走体内湿气

正如刘校长所讲,不少孩子可能都见过父母拔罐,对背上一个个红印感到好奇,却不太清楚到底发生甚么事。访问当日,虽是漪汶首次尝试拔罐,却能简单讲出拔罐的流程,加热、吸、拔,更指出要挑选「多肉」的地方进行拔罐。此外,漪汶表示自己身体不适时父母会先带她看西医,再看中医调理。她说:「中药由大自然植物制造出来,副作用较西药少。」年纪轻轻的她更不怕中药苦,「食山楂饼便不怕啦」。未来她希望能够学会拔罐和针灸,因为用在不同人身上能获得不同功效,觉得十分神奇。

陈漪汶
陈漪汶

 

甚么是拔罐?

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利用罐配合火燃、真空抽气的方式,在罐内营造负压和热力,使其吸附于皮肤,再待五至十分钟后移除。因受到吸力的刺激,拔罐后皮肤会留下一个个淡红或黯紫色的圆形罐印,即俗称的「瘀血」,具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行气消肿、袪风湿等治疗功效。而拔罐方法更可细分为闪罐法、抽气法、留罐法、走罐法、刺络拔罐法等。

同学们尝试互相替大家拔罐。
同学们尝试互相替大家拔罐。

 

甘一言:不同穴位发掘人体奥妙

艾草可能你我都听过,但你知道它有甚么功用吗?一言娓娓道来。「艾草有佷多功用,其中一样是把它燃烧,当蚊香作驱蚊之用;用经过燃烧的艾草点下人体的穴位能纾缓疲累,有冶疗作用,而刮痧所需的刮痧油都是由艾草制成。」对于其他中医疗法,如上文介绍的拔罐,他亦能解释涉及真空的原理。

一言的中医药知识丰富,他说因为姨妈家中种了很多植物,故从小便有机会接触,帮忙浇水,当得悉学校设立中药园亦都渴望认识更多中药知识。「如各个穴位的名字和位置,可以搭配艾草或针灸冶疗等不同冶疗手法。」他补充,之前亦曾试过被同学按压膊头,有痕和痛的感觉,后来查资料发现该处原来真的有一个穴位,令他觉得很奥妙。

甘一言
甘一言

 

叶一鸣:认识功用学煲汤

相比直接把中药喝下去,有些孩子会抗拒药材的味道,汤水更易令他们接受。一鸣表示妈妈久不久都会用药材煲汤水给他喝。「例如五指毛桃,看似一块木头,妈妈会用来煲汤,味道带甘,还有枸杞汤、百合糖水。」他笑指虽然自己比较喜欢普通汤水(始终药材汤较苦),但亦不抗拒喝药材汤。「其实每只药材都想了解多一些,最想知其功用,这样便可以自己煲来喝。」加上之前喝过数次中药,觉得十分特别,小小棵植物居然有如此多的功效,病了不舒服可以喝,平日也可用作强身健体。

叶一鸣
叶一鸣

 

文:林诗敏 

图:黄颂伟、林诗敏 部分由受访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