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新盘录2.63万宗成交按年升4% 业界料购买力逐步释放楼价趋企稳
发布时间:06:00 2025-02-15 HKT
大湾区各城市在去年9月中央政府推出「组合拳」措施后,带动交投显著回升,尽管如此,去年全年仍有多个市交投未能追回2023年整体成交量,只有个别城市交投能取得升幅,其中包括东莞,以新盘为例,东莞去年全年新房成交共录得约2.63万宗成交,较2023年全年约2.51万成交,按年轻微上升4.1%。
平均每呎2552元
美联中国行政总裁马泰阳表示,东莞一手房去年共录得26,322宗成交,较2023年录得约25,177宗,按年上升4.1%,为广州及深圳以外,惟一新房成交量取得升幅的大湾区城市。楼价方面,马泰阳表示,东莞一手房去年至12月,整体平均每方米成交价为人民币2.57万(折合港币每方呎约2,552元),较2023年整体平均每方米成交价为人民币3.12万(折合港币每方呎约3,100元),按年下跌约17.6%。
中央新政出台,加上开发商加快促销步伐配合下,有利一手房成交,令东莞一手房去年取得不俗的成交量,惟二手市场则未能突破2023年整体成交量。马泰阳表示,东莞二手市场去年共录得27,559宗成交,较2023年整体录得约29,079宗,按年减少约5.2%。造价方面,马泰阳表示,东莞去年整体二手平均成交价约每方米人民币17,600元(折合港币每方呎约1,747元);较2023年整体二手平均成交价约每方米人民币约22,000元(折合港币每方呎约2,185元),减幅达20%。

有业界表示,东莞去年12月二手网签共录得约3,642宗成交,若与去年11月全月网签共录得2,865宗成交比较,按月上升27%,并创去年单月新高纪录,亦是东莞近18个月以来,二手网签数字首次突破3,000套,而翻查纪录,由2021年至今,东莞二手网签只有个次成交量突破3,000宗,去年12月网签量亦创近4年网签按月次高成绩。
二手造价方面,东莞楼价自去年1月开始,整体成交价不断往下挫,每方米人民币造价由1月份的19,795元(折实港币每方呎约1,965元),至去年10月份低位每方米人民币造价约15,932(折实港币每方呎约1,582元),跌幅接近20%,中央政府于去年9月底推出组合拳措施后,令二手造价亦受带动,去年11月东莞二手每方米人民币已回升至约16,893元(折实港币每方呎约1,678元),去年12月更升至17,600元(折合港币每方呎约1,747元),惟较去年1月份成交价,仍出现约11%的跌幅。

今年有机会破3万宗
踏入2025年,受到农历新年逼近传统淡季影响,东莞上月交投亦放缓。珊瑚有房湾区项目负责人刘华基表示,受到传统节庆影响,交投均会放缓,东莞亦不例外,惟现时东莞1月份交投数据仍未出炉,未能完全掌握东莞上月一手房交投情况如何,手头上的数据显示,上月东莞6至12日期间,一手房共录得约317宗成交,而上月20至26日,期间东莞一手房成交量共录得265套成交,合计亦只有约582宗成交。
刘华基续称,东莞去年12月一手房网签共录得约4,459宗成交,但当中主要为特殊房的贡献,实际上,东莞去年12月一手房成交只有约1,752宗,虽然交投亦不算高,但与今年1月整体一手房成交量暂录得582宗成交,仍有相当大的差距,预期上月东莞整体一手成交量将较去年12月份为少。
刘氏续称,东莞经过去年中央政府推出新政,现时利率降至最低,存量利率再下调,普宅标准取消,楼市交投将可望回升,同时,受到农历新年传统因素影响而延迟入市的买家,在农历新年后将有机会重拾入市意欲,预期未来东莞仍有机会推出新政,料将进一步改善需求,预期购买力将逐步释放。

有业界人士亦表示,东莞整体二手市场低谷已过去,市内正步入复苏势头,预期今年全年二手成交有机会重上3万宗水平。
而楼价方面,从过去数月的楼价走势而言,东莞市整体楼价亦明显止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