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局区景麟称外资回归中国 取道香港最直接 「关税令全世界发现要靠中国」|金融破浪

更新时间:06:00 2025-10-07 HKT
发布时间:06:00 2025-10-07 HKT

港股近期创逾4年新高,今年首三季IPO集资额位居全球第一,香港竞争力排名亦跃升至全球第三,可谓一洗过去数年「金融中心遗址」的污名。香港金融发展局行政总监区景麟认为,本港一方面是过去数年默默耕耘,打造更佳的金融生态圈;另一方面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挑起关税战,为全球企业及机构投资者敲响警钟,促使加快重新布局中国市场,令香港再次发挥门户角色。

记者:叶卓伟

不能把所有「鸡蛋」放美国

区景麟出身于资产管理界,他说近月到过中东及欧洲与前行家、旧客户谈起,均提到特朗普为他们敲响了警钟,除了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到美国这个篮子,更重新发现中国市场潜力,「以前他们不是不研究,但那些供应链不会看得这么深入,关税后所有板块(研究)也由头做起,还要做最深入的研究,出来的结果是,原来全世界都要靠中国!」

他指这些基金经理、大行投资主管发现,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国家有最完善的供应链、制造业链、先进物料制造业,加上在现今地缘政治格局下,未来科技及人工智能可能有两套不同的国际标准,故他们必定会同时押注中美两大市场。

他们现在的做法,不再是在美国为主的组合内将中国比重加大,而是因应未来两套不同的科技标准,投资组合也分成两个。在外资投资中国出现结构性转变下,最直接的方法仍是取道香港,「因我们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除了在金融市场投资内地,越来越多公司将亚太总部迁回香港亦是例证。

区景麟指近月与前行家及旧客户谈起,均提到特朗普为他们敲响了警钟,并重新发现中国市场潜力。
区景麟指近月与前行家及旧客户谈起,均提到特朗普为他们敲响了警钟,并重新发现中国市场潜力。

跟合作伙伴做到双赢很重要

此外,香港金融市场重新活跃起来,有赖本港各界过去数年默默耕耘,打造了更佳的金融生态圈。金发局过去数年也做了很多研究,乐见不少意见获政府采立。他提到香港可继续在碳交易、航运保险、人民币离岸中心等方面下功夫,同时继续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运用香港金融体系服务周边的东盟、中东、非洲,甚至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区景麟认为,跟合作伙伴做到双赢很重要,一方面帮助这些国家发展其市场,同一时间也帮到香港。举例沙特阿拉伯是近年成功例子,他说金发局约2年前跟沙特阿拉伯财政部的下属的金融产业发展计划(FSDP)合作,一同做过很多研究,现在大家看到的各项合作陆续出现,包括有ETF在相互市场挂牌,香港金管局跟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合作成立投资基金,还有一些私人企业间的合作,他说这些合作均做到两地双赢,而非单方面受惠。

盼中东基金来港发人币债券

他期望接下来可吸引中东的国家主权基金来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既扩大其债券投资者光谱,同时也帮助到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助香港突破人民币产品不足的樽颈。

证券市场方面,他期望更多海外企业来港双重上市,既可让外企接触到内地及国际资金,亦有助港股市场更加国际化。另外,早前有市场意见期望港股交易时间延长至24小时,区景麟指美国纳斯达克已表明会推进全日24小时交易,因此延长交易时段是国际趋势,为保持香港的竞争力,有必要进行研究。

区景麟相信未来30年香港发展前景,将更胜过往30年。
区景麟相信未来30年香港发展前景,将更胜过往30年。

见证30年港借内地机遇起飞

另一方面,区景麟历任惠理集团、瀚亚投资、中银香港等机构的高层要职,事业起步点源于1992年回港发展的决定,在30多年来见证香港凭借内地机遇而起飞,并相信未来30年香港发展前景,将更胜过往30年。

他忆述1992年在美国公司工作,负责回港设立办公室,当年不少人担心1997年回归,唱淡香港前景黯淡,看扁他很难找生意,「但1993年,一个Major turning point(重大转捩点),青岛啤酒(168)香港上市,这个就是香港开始做超级联系人的起点,突然间人们发觉原来我可以经香港,投资中国市场,内地公司可以在香港筹集国际资金,帮助海外发展。」

他直言,30年前中国是个很穷的国家,但香港担任中企的集资、对外窗口已有此蓬勃发展,如今中国已是全世界第二大的经济,未来30年的发展机会必定更加巨大,「因为机会更加多,以前我们最主要服务中国市场,现在我们可以去服务全球的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

习近平表明坚持「一国两制」

区景麟说更重要的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22年访港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讯息,表明「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确保香港的独特角色将继续担当下去,即使上海、海南自贸港有长足发展,国家仍然看重香港的角色。

至于一直跟香港「叮当马头」的新加坡,他说两地过去面对相同的结构性问题,「有限的土地、有限的人力资源,他们500多万人,我们700多万人,做得多大呢?」,但国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助香港突破以上结构性问题,「大湾区有9000万人口,还有不同经济(优势),完全是大家互补的」。

金融破浪系列:

陈家强吁港企「一定要走出去」 特别点名东盟市场 称特朗普反复需保持危机感|金融破浪

老铺黄金来港上市变「股王」 知名度大增 铺路拓海外市场 吸纳金融客

重庆绿色科企落户香港 靠科技园拓国际客源 「仅一年已参与10次大型展览」

DeepSeek引领港股价值重估 单季升逾15% IPO市场回暖 券商乘势推「AI助手」

北都建大学城助解人才荒 理大料港深可互补优势 打造「科技走廊」

中建香港引入机械人帮手 工作效率快5倍 成港转型契机

AI热潮引领教育界转型 城大引入Chatbot系统 「学生如有24小时个人导师」
AI热潮引领教育界转型 城大引入Chatbot系统 「学生如有24小时个人导师」

AI热潮引领教育界转型 城大引入Chatbot系统 「学生如有24小时个人导师」

中电融资「走出去」引国际追捧 多渠道多工具降外汇风险 「提升对香港蓝筹企业认可」

Lalamove复制中港成功模式攻海外 背靠祖国连接国际 卢家培:香港创科有得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