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中文科2025|名师传授卷一范文6字口诀 考获5级或以上成绩的关键是甚么?
发布时间:06:30 2025-03-03 HKT
2025年DSE(中学文凭试)将于4月1日正式开考。《星岛教育》为帮助同学备战,特别是核心4科,包括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及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故推出《DSE2025核心科温习攻略》系列,邀请4位名校老师,拍片分享核心4科的温习重点、应试技巧及考生常犯错的部分等。首日就由香港华仁书院中文科科主任邓淑仪,分享被称为「死亡之卷」的中文科的备试策略,包括读范文的6字口诀,以及考获5级或以上成绩的关键。
DSE中文科名师传授温习重点
DSE中文科2卷考甚么?
今年中国语文科在4月2日开考,因应教育局的高中核心科优化措施,中国语文科去年开始正式「4变2」,正式取消卷三「聆听及综合能力」及卷四「说话能力」,并在卷二「写作能力」新增「实用写作」,口试则纳入校本评核。
卷一 阅读能力:
占全科总分40%
内容:试卷分甲、乙两部分。甲部考核指定12篇文言经典篇章,占全卷30%;乙部则撷取若干课外篇章,文白兼备,占全卷70%。
题型:包括长短问答、选择、填表、填充等。
卷二 写作能力:
占全科总分45%
内容:试卷分甲、乙两部分。甲部为实用写作,占全卷30%;乙部命题写作,占全卷70%。
题型:甲部设若干阅读材料,供考生整理及发挥,完成写作任务,设字数上限;乙部命题写作,则要求考生写作1篇长文,或短文2至3篇,字数视题目要求而定。
如何备战DSE中文科卷一阅读?
- 每日温习中文科,包括重温旧试题和模拟卷,看自己错什么。
- 熟读12篇范文,包括学生背诵问诗、词及语录体文章;长篇散文则无需背诵,只需明白意思就可以,不过需很熟悉故事及留意细节。
- 温习范文的6字口诀:「说什么」和「怎么说」。
- 厘清各种写作、修辞概念。
- 面对范文部份的长题目时,如完全没有头绪,可尝试写主旨内容,可能也会有1分。
- 去年出过的范文,今年毋需放太多时间温习。
- 建议做卷一时,可顺序地答题目。
- 在回答课外篇章时,可以先看题目,再看文章,同学更容易掌握。
- 答题时要留意「文本依据」,答案有自己的文字,也要用原文的引用句字。
- 多读文言文,有助获5级或以上成绩。
邓淑仪表示,卷一甲部考核范文,是学生可以尽量取分的部份,所以建议学生趁这个月,需背熟12篇范文及熟读各篇的学习重点,「例如主旨是什么,通过什么写作手法去表达主旨,有个6字口诀可以记住,就是『说什么』和『怎么说』。」
甲部有些题型是摘录句子题,需要学生背诵,以邓淑仪的经验,大多数是问诗、词及语录体文章,例如《论仁、论孝、论君子》;但长篇散文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则无需背诵,只需明白意思就可以,不过同学需很熟悉故事及细节,以回答短题目和选择题等题型。
甲部长问答是分高下的题目,邓淑仪指亦「有路可捉」。「长问答有4分,一定是问文章重点、主旨等,不会问枝节。所以当面对长题目时,如完全没有头絮,可以回答大概是主旨的内容,都可能执到1分。」她坦言不会预测那些范文较热门,但认为去年出过的范文,今年则毋需放太多时间。
对于乙部的课外篇章提问,占分比范文重,文白兼备,邓淑仪表示准备这部份时,需厘清各种写作、修辞概念,并提醒学生重温旧试题和模拟卷,看自己错什么和厘清概念。「有些修辞手法的概念是学生常错的,例如对比和反衬,借代和借喻等,学生要了解其微妙的差别。」
此外,邓淑仪建议同学答卷一时,要顺序地做题目,因她指考评局设计题目时
是很有心思的,会逐步引导考生回答题目,如跳答问题,或错过了引导的流程;另外,邓淑仪提醒学生应定下目标,就是短答和选择题必需全对,「因那些题目全对的话,其实已经稳阵及格。」
邓淑仪解释,把注意力集中在选择题和短答是很化算,因短答和选择题均是每题2分,但长问答却每题4分,然而长问答即使写很多字,都未必取满分,所以建议把注意力放于短答会比较有保障,「我们始终是考试,要有策略,让自己力保不失。」
面对课外篇章中的白话文,部份考生会不知道从何入手理解,邓淑仪认为可以先看题目,再看文章,更容易有策略地看文章;另外,同学做旧试题时,应发现题目多是问修辞手法,所以再提醒学生要厘清各种修辞概念。
最后,邓淑仪说答题时要留意「文本依据」,「以往同学有误解,不可直接引用文章内的句子,事实上,同学需用很多文本依据来证明自己的答案,所以既要有自己的文字,也要用原文的引用句字,这样才圆满。」
如想取5级或以上的成绩,邓淑仪指文言文是拉开你和其他考生距离的部份,「大部份学生都不识文言文,都要靠估,至于如何估得有纹路?需多看文言文,因文言文的字词和句子,都有固定形式,看得多自然识。」
DSE中文科卷二作文有哪些考试贴士?
- 作文记紧扣题,留意题目内的虚字。
- 立意要高,采「阳光政策」,不要灰暗,要健康、积极、正面。
- 取材不鼓励太天马行空,内容要半真实半虚假。
- 建议写作取材均来自校园生活。
- 议论文的例子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配合题目,有解释和说明,避免张冠李戴。
卷二的「写作能力」分甲、乙两部分,甲部为实用写作,占全卷30%;乙部命题写作,占全卷的70%。邓淑仪指甲部不难应付,所以注意力应放于命题写作,当中扣题很重要,因一念之差,内容没有扣题的话,就可以完全不及格。
邓淑仪忆述其中一年的作文题目是:「自此之后,我终于解开了心结」,她指很多同学把重点放了在「心结」,但同学最常错过的是题目中的虚字, 例如「终于」。 「『终于』所引导的是,你的心结是经历了一些事情和折腾后才可解开,不是一下就解开,所以要掌握『终于』这字才可扣题。」她补充,题目中虚字好像很虚, 但往往是关键。
另外,邓淑仪指学生有时取材太超现实,例如讲自己长大成人的经历、或讲自己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亦喜欢把死亡情节放在文章,邓淑仪说并不鼓励,「文章内千万不要有人死,除非是亲身经历。」她指作文内容要半真实半虚假,最重要贴合题目要求,建议取材来自校园生活,因所有题目都可跟校园生活连系到。
如遇上话题式写作,即需要透过物件联想去创作文章,就要留意文章内容的「不可取代性」。 邓淑仪说写这类文章,先要勾勒出物件的特征,并以特征去做联想,如发现特征可以联系其他物件,就一定错。例如有年题目是《校服的自述》,如考生写所经历的事情,是其他衣服都可以,就已经是离题,可以不及格。
邓淑仪表示,考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考生要扣紧题目外,亦不要太天马行空, 立意也要高。「作文很多时要求学生做反省,如经历了某件事后所得的启发,其后的成长等。事实上,很多时题目都是说有些困难,要你面对,最后走出困难, 所得到的反省,就是你立意,说人生道理的地方。」她补充写文最好采用「阳光政策」,不要灰暗,要健康、积极、正面,会较为讨好。
最后,邓淑仪提醒同学写议论文时,并非例子越多越好,而是需要质量,要配合题目,有解释和说明,不是因背了很多例子,用在不适合的题目上,「张冠李戴,是无意思的。」
DSE中文科评核模式
| 部分 | 内容 | 成绩比重 | 形式 | 考试时间 |
| 公开考试 | 卷一 阅读能力 | 40% | 笔试 | 1小时30分钟 |
| 卷二 写作能力 | 45% | 笔试 | 2小时15分钟 | |
| 校本评核 | 阅读汇报: 一次文字报告 一次口头汇报 | 15% | 各呈交1个分数, 合共2个分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