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席卷全球 外国人过春节|公民社会

更新时间:14:00 2025-02-01 HKT
发布时间:14:00 2025-02-01 HKT

人物/ 持份者

  • 中国
  • 全球华人
  • 世界公民

时间

  • 近年

地点

  • 全球

背景认知

联合国定春节为假日

时值农历新年,全球约有五分之一人口会庆祝春节。大家也在网上社交媒体上看到不同国家政要、明星及球星等都会拍片跟大家拜年祝贺。这个华人的传统节庆,刚获联合国大会通过定为联合国假日,称充分展现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除此之外,中华文化输出国际的例子比比皆是。截至2021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将中文作为官方语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中文教育,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正在学习中文的外国人人数逾2,500万,累计人数近两亿。而随着科技网络普及,中华文化输出也走到线上。
在美国、韩国和日本手游市场中,中国手游收入占比在25%左右;而中国开发的Tik Tok下载量已经突破10亿,是近年全球下载次数最多的非游戏类应用程式。以古风料理影片走红的民间视频网红李子柒,其超过一千万的内地及海外YouTube粉丝,已成为国际文化,软性地表现中国传统及四川风光。

文化、饮食、影视、软实力输出

近年来,中国文化借助教育、文学、影视、网路产品等,将中华文化输出国际,使「中国热」席卷全球。在文化方面,中国在世界各地推行建立「孔子学院」,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和传播文化影响;美国高中会考(SAT)已列入中文科,来华留学生数量呈趋势上升。
随着中国整体实力快速崛起,尤其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如今在非洲、中亚、中南美洲等多国的主要城市,都已陆续出现颇具规模的唐人街、中国城,当地民众也开始听起中文歌、吃起中国菜、看中国的电影、影视作品、追中国的明星,加速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网红李子柒
网红李子柒

持份者观点

事件分析

促进经济效益

中华文化输出国际,通过文化交流、教育合作、语言学习等方式,中国可与其他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增进相互理解,并提高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且中国的文化产业,如电影、音乐、文学作品和传统工艺品等,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提高了中国在全球文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数据显示,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营业收入超过16.5万亿元。

文化壁垒越趋明显

中华文化和其他世界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包括语言、价值观、习俗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导致中华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遭遇障碍,需要时间进行适应和磨合。而且全球媒体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这导致主流媒体更多地关注西方文化,这使得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推广面临着困难。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也变得更加明显,造成更多的文化冲突及文化壁垒。

结合现代技术传播文化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保护和传承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分子,我们可以通过学校途径加强对传统中华文化的教育,以提高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加强宣传和推广传统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它的保护意识;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创新,结合现代技术和理念,例如善用网络和全球化优势、AI的科技跳升,使得中华文化得以更有效地向世界传播和发展。

重点关键字

#文化全球化 #软实力 #文化多元化 #文化输出 #文化壁垒 #孔子学院

文:时光 图:星岛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