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熹东 - 点茶问礼 科技传艺 - 视艺师语
发布时间:14:00 2025-11-22 HKT
近年,以中华文化艺术为本的课程越见丰富,许多学校以非遗项目作为切入点,不但让视艺教育衔接历史脉络,开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双重旅程,也为视艺老师开拓教学资助的新途径。本文尝试以我校「传统与科技交融」的茶艺教学实践为例,希望为各位教育同侪提供可资借鉴的例子。
首先,笔者深信从渊博的中华文化中选取其一,进行深度沉浸,作全校式的推广,才是做到传承的关键。除了重现「宋代点茶」这项融合绘画、茶道与美学的活动,笔者于校内新增「茶艺师」制度,教导他们泡茶方面的知识和素养。学生亦会亲自参与茶席设计:从茶具选配、茶布摆设,到色彩构图,每一个细节都是五感美学的锻炼。
此外,笔者在校内打造「茶空间」,每逢周二、周四午后,由茶艺师按照传统的功夫茶泡茶方法和礼仪,为学生沏茶。学生分级轮流品茶,在茶香中学习「茶礼」。所谓「茶礼」,指的是奉茶者一句「请饮茶」,接茶人一声「谢谢」。学生取茶时队列整齐,微笑感恩——礼仪背后的价值观教育,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传统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因此,我们尝试以STEAM角度激活中国茶艺教学,例如带领学生运用不同颜色的茶汤及加湿器制作「茶香雾化装置」,从视觉和气味认识茶叶分类和泡茶知识,更结合学生最爱的体素艺术,设计数码「陆羽茶人」,并运用大数据开发人工智能泡茶应用程式,让学生能随时随地自学泡茶,让传统文化藉数码科技走入生活。
以上融合传统与创新的茶艺教学,不仅为学生带来于公开展览和开放日展示所学的机会,更惊喜的是,他们回到家中会主动为家人泡茶,深深体现到茶艺教学背后承载的文化认同、美学认知和礼仪实践。笔者希望以上例子能为视艺老师带来新灵感,共同推动中华文化艺术教育,让传统艺术在孩子手中绽放新芽。
文:王熹东
作者为香港美术教育协会会员、圣若瑟英文小学视觉艺术科老师。
延伸阅读:
吴运忠 - 在大芬村的一场艺术邂逅 - 视艺师语
张紫敏 - 新的开始·新的修行丨视艺师语
梁志芬 - 去到边画到边的釜山之旅|视艺师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