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网红力倡收息退休 获大批Z世代捧场 「股息再投资」增回报|久利生
发布时间:13:24 2025-11-15 HKT
美股因为科技股高估值、巨企互投AI托大而疑似见顶,加上毕非特手持现金有增无减,令市场转趋波动。股神于感恩节致辞中首披露,自己将淡出公众视野,不会在旗下投资旗舰巴郡股东大会上发言,亦不再撰写年度致股东信。令人想到他曾说「如果我退休了,拥有一个100万美元的股票投资组合,每年为我带来3万美元股息,我就不会太担心手头需要保留大量现金。」
巴菲特退休蓝图建基四大关键假设
这几句巴菲特的名言,扼要地讲出一种理想的退休生活状态—资产内生或自带稳定现金流,无债一身轻,无须再为生活开支过分忧虑。换言之,亿万富翁只要其投资组合能稳定提供至少3%的股息收益率,便可过上百万富翁般的舒适生活。然而,踏入2025以至2026年,这种3至4厘或以上的稳健股息收益率亦不是即买即有。
他此说并非空谈,而是建基于四个关键假设,简言之,即是无按揭负担:房屋贷款已还清,无需每月供款,生活开支大减;子女相对独立,子女已成年并经济独立,无需父母持续资助教育或生活费;有稳定股息收入,投资组合每年可靠地产生3万美元股息,即3%收益率;低现金需求,因这些条件满足,无需保留大量现金应急。
对很多美国以至香港中产家庭而言,这些条件未必完全适用。港楼价跌后仍高,供楼年期动辄二三十年,退休时仍未供断者大有人在;子女升学及置业压力亦未减轻,遑论医疗及长期护理开支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巴菲特提出的更像「理想状况」而非「一般状况」,直接套用于普罗大众,难免有失公允。
即使上述条件成立,市场环境亦令3、4%的股息目标变得遥不可及。你看标普500指数(S&P 500)近期股息收益率仅约1.2%,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长期低于3%。即使是专注高股息的Vanguard 高股息ETF(VYM),收益率亦仅约2.5%,尽管港股高息股近期被形容是升到疯了。
美国股息收益率长期下降,背后其结构性原因,首先是企业转玩股份回购,于过去数十年间,逐渐以回购股份取代派息,增加灵活调动空间,且具税务优势(资本利得税率通常低于股息税)。其次是科技巨头主导市场,苹果、微软、英伟达等高增长科技股几乎不派息或仅派低息,资金倾向再投资于研发或并购。低息环境压抑派息,在接近零利率年代,企业融资成本低,无需透过高股息吸引资金。
对被动型投资者而言,单靠股市指数或主流ETF,几乎不可能达到3%或以上的股息收益率。要令回报不在此限,就必须主动出击,转向其他资产类别或精选个股。又或许由科技股推动的美股牛市,于一两季内见顶的机会愈来愈大?都令到「股息再投资」这个可能被视为较稳阵的投资策略,近来在外国又开始多人讨论。
备兑看涨期权策略增风险
今年美股出现年轻投资者反其道而行的投资热潮。根据彭博报道,高息ETF及复利自动增长的股息再投资(Dividend ReInvestmentPlan,DRIP)策略,正在吸引大批Z世代散户蜂拥入场,认定能靠固定股息躺赢大市。尤其是一批金融网红,正积极宣扬高息退休的理念,主张死悭死抵都要All-in制造稳健被动收入,成为美股最新形成的「暴走团」,但这也潜藏风险。因为市场上个别ETF给高达8、9厘息,虽然持有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但就采用备兑看涨期权策略,错边的损失风险亦会倍增。
相关文章:年轻人跟从金融网红投资 投委会提醒推销内容或欠客观 吁小心评估
假设两名投资者初始投资10,000美元,各持有某公司100股,股价100美元。该公司维持稳定4%股息收益率。分别在于:投资者A拣DRIP,股息自动再投资;投资者B则选择收取股息现金,便不再投资。20年后,假设股价不变、股息率维持,投资者A将持股221.67股,总值22,167美元;投资者B将持股100股,有累计现金8,000美元,即总值18,000美元。换言之,DRIP可以令投资者资产增长22.17%,同时较股息全变现的做法高出50%,且未计入若股价升值,差距将进一步拉阔。
股息再投资计划 DRIP源于美股,但香港投资者透过本地券商,也可应用于港股及港股ETF。港交所本身应该并无统一机制,而是由券商或发行商提供服务,主要适用于派息频密的蓝筹股或高息ETF,容许投资者自动将股息用于购买额外股份,好实现「滚雪球」式复利增长,可供的选择未必及美国。
股息再投资的优势在于自动化,即无需个人操作,减少决策疲劳,加上碎股也可投资,股息不足亦可累积够买一整股,用尽每一分钱。在股价下跌时,理论上股息可买入更多股份,降低平均成本。但低位加仓,损失也有机会放大,故较不适合需要现金流的散户。至于优先高息股或许应拣中国移动多于汇控?原因自然是国资企业行动一般而言较少,令到资本运用能见度较高,不影响稳定派高息政策。
如果选恒生高股息 ETF,像3110或3466都属保守型选择,则胜在收益率稳定,月派设计可应对生活开支。要DRIP最大化回报,例如投资10万元于3110(近6厘)做股息再投资。首年派息假定HK$6,000会自动转划「再入金」,第二年基数又增加6%,如此类推,20年滚投复利后总被动收入的价值共可达22万港元(假设期内股价不变)。分散型像盈富基金及中高息ETF,息率可达4.5%,跟做也未尝不可。但进取型ETF靠备兑放大回报,则衍生风险较高,做股息再投资也可能适得其反。
久利生
相关文章:比特币再创新高不是梦 AI分析如何配置资产|久利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