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下大肠癌个案增 医生教吃粟米自测风险 排出体外时间最关键!

更新时间:15:21 2025-11-12 HKT
发布时间:15:21 2025-11-12 HKT

近年大肠癌在50岁以下族群中病例显著增加!为有效预防大肠癌,有医生推荐可透过食用粟米进行简易自我检测,若能于特定时间内将粟米排出体外,即代表肠道功能处于正常运作状态;相反,有机会代表身体或有消化疾病先兆,甚至大肠癌风险。

50岁以下大肠癌个案增 医生教吃粟米自测风险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全科医生Dr Hilary Jones在节目指出,50岁以下族群罹患肠癌的病例正呈现增长趋势,而季节作息的转变与工作节奏的调整,可能引发所谓的肠胃滞后,即时差反应。它会影响思维方式、注意力集中程度和困倦程度,更会延缓食物在消化系统的排空速度,导致腹胀、各种消化系统疾病、便秘,甚至大肠癌。

他表示,便秘症状与大肠癌存在密切关联,而大肠癌在年轻族群发病率更持续攀升。Dr Hilary Jones同时分享一种简单测试,可自我检查是否存在肠道蠕动延迟的状况。

吃粟米检测方法:

  • 食用甜粟米粒,并观察后续排泄状况。

怎样判断肠道是否健康?

  • 若能在摄入后12至24小时内从粪便中观察到粟米粒排出,代表肠道功能运作正常。
  • 排出时间过短,可能意味著营养吸收效率不佳。
  • 若超过此时间范围,则暗示肠胃蠕动可能迟缓,这种状况下更容易出现相关消化道症状。

Dr Hilary Jones解释,粟米粒测试法已被应用多年,这种方式能有效评估所谓的肠道传输时间,亦即食物从摄取到排出所需的消化过程总时长。

大肠癌2大症状易被忽视 粪便细也中招?

报道又指,全科医生Dr Jack Ogden早前受访问时表示 ,有些症状常常被忽视,其中包括缺铁性贫血,这种贫血可能表现为原因不明的疲惫感、肤色苍白或呼吸急促等现象。贫血本质是体内红血球数量不足,导致氧气输送效率降低的疾病,还可能伴随胸闷、心悸、头痛与头晕等症状。这种贫血状况的产生,往往因肠道肿瘤持续微量出血,导致铁质流失与组织发炎,进而产生一种会干扰铁质吸收的特殊蛋白质。

他还补充说明,若突然发现粪便持续变细且无明确原因,也是大肠癌的隐匿征兆之一。当粪便细如铅笔时,可能是肿瘤阻塞结肠通道,迫使肠道将排泄物挤压成细窄形态的警讯。他也提醒,腹胀和腹部不适同样是癌症的隐匿征兆,可能表现为持续性痉挛或饭后很快就感到饱胀。

大肠癌有何常见征状?

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资料显示,大肠癌是本港第3大常见癌症,同时亦是本港第2大致命癌症,按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一年录得5190宗大肠癌新症及2270宗死亡个案。

根据本港癌症网上资源中心资料,早期的大肠癌有机会完全无症状。如有征兆,身体则可能出现以下变化:

 

大肠癌症状:

  • 大便带血、或呈黑色、带黏液,或直肠出血
  • 排便习惯突变(持续便秘或腹泻)、粪便形状改变(幼条状)、大便后仍有便意
  • 无故体重下降
  • 下腹不适(腹部发胀或肠绞痛)
  • 身体出现贫血征状:手脚冰冷、疲倦、心跳加速、气喘、面色苍白、头晕

大肠癌风险因素:

  • 饮食纤维含量不足
  • 进食大量红肉和加工肉
  • 缺乏体能活动、肥胖
  • 饮酒和吸烟
  • 带有遗传性的肠病,例如「家族性大肠腺瘜肉病」或「连氏综合症」
  • 大肠长期发炎,例如「溃疡性结肠炎」
  • 过往有大肠瘜肉
  • 直系亲属有大肠癌家族史

资料来源:《每日邮报》癌症网上资料中心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 

延伸阅读:防大肠癌必吃8种食物 营养师教自测6大症状 常吃这小食大肠癌风险降24%

---

相关文章:

1种饮水习惯恐致大肠癌!肠道毒物多3.4倍 连大脑都有?

大肠癌年杀逾2200港人 超市必买3大防癌饮品 每日1杯风险降近20%

38岁女大肠癌扩散肝脏 医生教自制抗癌蔬果汁 癌细胞锐减病情10年不复发|附详细制法

大肠癌|研究揭每日久坐X小时 患大肠癌风险增64% 医生教2分钟自救法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