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中医揭4种体质更易患糖尿 易怒/体味重也是特征?推介2款降血糖汤水
发布时间:10:30 2025-11-14 HKT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政府曾统计指,全港约有70万名糖尿病患者,占总人口约一成。注册中医师吕兆升接受《星岛头条》访问,从中医角度解构糖尿病机理、治疗和预防方法,并分享两款适合患者饮用的汤水。
糖尿病等于「消渴」?中医如何治疗?
吕兆升医师指,中医学很早就对糖尿病有所认识,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学很早就对糖尿病有较为详细的论述。糖尿病非常接近《黄帝内经》所提及的「消渴」病,历代中医文献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预防预后等都有研究发展。传统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核心病机主要围绕于「三消」分型:
- 上消,病位在肺,以口干口渴,欲多饮水为主要特点。
- 中消,病位在脾,以多食易饥,身体消瘦,大便秘结为主要特点。
- 下消,病位在肾,以小便频数,混浊,腰酸腿软,头晕目眩,后期出现下肢水肿,阳痿宫冷为主要特点。
【同场加映】糖尿病定义及症状
然而,现代中医学研究对糖尿病的治疗方面有很大突破,更强调气滞肝郁对糖尿病的发病影响,亦更重视发病过程中所引致的血瘀病理表现。另外,中医学亦吸收了现代医学理论,从中药药理研究出一系列具降血糖作用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单味中药和方剂。所以,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结合了传统中医和现代中药研究的成果。
吕医师提醒,如患上糖尿病,必需及早治疗。因为如果糖尿病长期未得到适切治疗,血糖长期维持偏高水平,对肾脏、眼睛、神经、心脑血管都会有机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中医的早期介入,配合适当的饮食调节,可以有效减少病人的服药剂量。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最终导致病人需要「洗肾」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中医治疗介入治疗,帮助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肾脏功能,可以有效延缓肾衰竭进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脑中风等等都是长期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另外,糖尿病也会令心血管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多种皮肤病、消化道疾病等等发病率增加或病情加重。最后,长期血糖维持偏高水平,也会导致人体更容易受到感染,或令感染更难受到药物控制,从而危及性命。因此,糖尿病必须及早认真治疗。
4种体质更容易患糖尿病
他指出,糖尿病的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所以,以下这些体质更易患上糖尿病:
- 阴虚体质:表现为形体偏瘦,口干舌燥,烦躁易怒,夜寐盗汗,五心烦热,面赤颧红,大便秘结。
- 湿热/痰湿体质:表现为形体肥胖,口黏口苦,体味较重,身重乏力,痰多胸满,大便黏滞。
- 气虚体质: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动则汗出,易患外感,易大便溏泄。
- 肝郁体质:情绪不畅,郁闷易怒,胸胁胀痛,嗳气胃胀,咽喉不舒,女性易有乳房胀痛或肿块,月经不调。
推介2款糖尿病汤水 降血糖血脂
吕医师推介2款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的汤水:
糖尿病汤水|1. 淮山玉竹水鸭汤
- 材料:干淮山30克、玉竹15克、红萝卜1个、水鸭一只(可改用瘦肉适量)、陈皮一大块、生姜二片
- 做法:水鸭㓥好洗净去尾斩件,红萝卜切块,加入淮山、玉竹、陈皮、生姜,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至2小时。
- 适合人士:适合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症见口干舌燥,神疲乏力。
- 食材功效:
- 淮山:历代常用治疗糖尿病中药。味甘性平,健脾和胃,益肺养阴,补肾涩精。药理研究具降血糖效果,并可治疗及预防糖尿病。
- 玉竹:味甘,性微寒。滋阴养肺,益胃生津。玉竹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
糖尿病汤水|2. 苦瓜黄豆排骨汤
- 材料:苦瓜一条、黄豆50克、猪排骨300克、生姜2片
- 做法:排骨斩件先汆水,苦瓜切块去瓤,黄豆洗净提前浸泡2小时。将所有材料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煮1小时。
- 适合人士:适合糖尿病热证明显者,症见烦躁口渴,皮肤干痒,大便秘结等。体质虚寒,平素易大便溏泄者不宜。
- 食材功效:
- 苦瓜:味苦性寒,清暑除热,明目解毒,利尿凉血。苦瓜含类似胰岛素样物质,有较强降血糖作用。唯其性质偏寒,脾虚体质虚寒者不宜。
- 黄豆:味甘性平,益气养血,健脾宽中,润燥行水,通便解毒。现代研究发现大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抗氧化等功能。
哪些日常习惯容易引发糖尿病?
他表示,撇除遗传因素,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黄帝内经》:「其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肥甘厚味,即高脂肪,高糖份,高热量的饮食,大量进食这类食物,以致所获得的能量超过日常所需,造成肥胖,影响身体气血流通。甘甜饮食又更容易酿成痰湿,痰湿内阻便是构成糖尿病的重要机制。另外,饮酒更容易导致肝胆及脾胃湿热,也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饮食习惯之一。
其他引致糖尿病的原因:
- 久坐久卧,欠缺运动,会导致肢体懈怠,脾气虚弱。气虚无力运化水湿也会导致水湿内阻,形成肥胖,继而引致糖尿病。
- 情绪郁结,会使肝气不舒,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致痰湿和血瘀,是糖尿病的病机之一。现代医学理论,有认为精神压力是导致免疫系统失调的主要原因,免疫系统失调也是糖尿病发病的可能原因之一。
- 睡眠不足,长期熬夜。睡眠是人体自行调节的重要时间,夜间睡眠充足,则阴液得养。故此,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人体肝肾阴虚,或阴虚发热。
中医建议如何预防糖尿病?
吕医师提醒,注意饮食、多做运动和确保睡眠充足,都有助预防糖尿病:
注意饮食:注意切勿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味。华南地区传统饮食文化著重的不同食物种类搭配,多蒸煮,少煎炸,多菜少肉,适量米饭主粮,其实经已是优良的预防糖尿餐单。
多做运动:一方面,多做运动可以提高人体代谢率,增加身体能量消耗,减少肥胖。另一方面,运动可以增加身体肌肉量,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肢体活动也会使脾气旺,气血畅通,减少痰湿瘀阻形成。
充足睡眠,起居有节:在适当时间充足睡眠,使身体充份休息,阴液得到充份补充,避免因睡眠不足造成阴虚火旺,肝肾阴虚的情况。
延伸阅读:糖尿病药要吃一世?医生教「7秒运动」降血糖 3个月摆脱药物
---
相关文章:
防糖尿病应先吃菜再吃饭?营养师揭4类人不适合 60岁后按这饮食顺序更防老化
预防糖尿病竟可吃朱古力?医生教1周养成7大稳血糖习惯 餐前必喝这饮品!
血糖正常恐有隐性糖尿病?医生教必做5件事饭后稳血糖 洗碗也有效!
男子忽略小腿1症状 半年后须洗肾!医生揭糖尿病侵袭全身 教5招逆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