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常吃1种食物代替米饭 2年减20kg逆转脂肪肝 必做4招护肝抗疲劳

更新时间:17:00 2025-06-24 HKT
发布时间:17:00 2025-06-24 HKT

肝功能不好,人就容易疲劳,若患上脂肪肝不好好处理,更将演变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有专家提出4大日常护肝建议,其中有医生分享个人经历,将主食从米饭换成另一种食物,不只成功逆转脂肪肝,体重更在2年内激减20kg,令健康回复更理想的状态。

医生常吃1种食物代替米饭逆转脂肪肝 必做4招护肝

肝脏常被称为「沉默的器官」,即使功能出现问题往往也很难察觉,定期护理肝脏至关重要。日媒《介护ポストセブン》邀请了不同专家分享护肝技巧,能够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帮助提升肝功能,改善脂肪肝及抗疲劳。

 

护肝习惯|1. 将主食换成2只鸡蛋

改善肝功能的第一步是饮食,但也不一定要非常严格控制饮食、戒酒或进行剧烈运动。札幌肝脏诊所院长川西辉明医生建议改以鸡蛋为主食,因其富含均衡的优质蛋白质和维他命,甚至能提供「整只鸡的全部营养价值」。川西医生曾患有脂肪肝,自从开始用2只鸡蛋代替米饭后,不只肝功能指标有所改善,更在2年内瘦了20kg。除了饮食之外,其他的生活习惯都没改变,唯一的运动就是遛狗。

只需要将每天其中一餐的主食改成2只鸡蛋,非常方便,而且任何煮法都可以,例如烚蛋、奄列或布丁。 川西医生表示,蛋白饮品、营养补充品、维他命和矿物质补充剂等,通常都含有添加剂。肝脏需要解毒,因此多吃鸡蛋比服用补品更有「药用」效果。

另外,酒精、脂肪和糖分会加重肝脏负担。其他饮食建议包括:

  • 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杯,或纯酒精不超过20g,女性则减少饮酒量,并且每周2天不饮酒。
  • 尽量多摄取肉类、鱼类、大豆、乳制品、蛋类等优质蛋白质,少摄取碳水化合物、甜食和油炸食品。
  • 从绿黄色蔬菜、海藻和蘑菇当中摄取新陈代谢所需的维他命和矿物质。
  • 蚬、青口等贝类对缓解宿醉和改善肝功能有效,因此也建议积极食用。

护肝习惯|2. 大量饮酒的翌日进行轻断食

针灸师高林孝光建议,在暴饮暴食后的第二日进行轻断食,透过不吃早餐以延长空腹时间,让肝脏多加休息。事实上,有研究发现,12至16小时的断食可以让内脏休息并改善其功能。现代人不只1日吃3餐,而且饮食偏向碳水化合物和高脂,缺乏蛋白质、维他命和矿物质,导致许多人「虽然吃了很多,也摄取了很多卡路里,但仍然营养不良」,更会使肝脏因拼命分解脂肪和添加剂而疲惫不堪。

护肝习惯|3. 每周1次半身浴改善血液循环

针灸师高林孝光表示,肝脏是高温器官。心脏的温度约为40°C,而肝脏的温度较高、为41°C。保护肝脏免受寒冷侵袭,对于改善其功能至关重要,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半身浴。

从肝脏所在的太阳神经丛以下,浸泡在38-40°C暖水中5分钟,然后起来休息5分钟,重复3次。温热和排汗效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肝功能。从外部温暖身体时,血液会聚集在身体表面。而半身浴,身体与水接触的表面积较小,因此可在保持肝脏充足血流量的同时,有效地温暖身体。

饮暖水或其他保暖饮品,或者使用暖水袋、暖包等都有效。另外在夏天可能吃一些冰凉的食物,或大开冷气来降温,因此要多加注意保温和血液循环。

护肝习惯|4. 按摩暖肝

按摩和按压穴位可以非常轻易地在任何地方进行、立即温暖肝脏。

1. 「忍者式」按压肝脏穴位

  • 功效:促进血液循环、温热身体
  • 注意:适合每天进行,最好在睡前做,促进血液循环,令身体暖和起来。

步骤:

  • 劳宫穴:位于手掌的中心,当轻轻握拳时中指指尖接触到的地方。
  • 阳池穴:于手背上腕骨中央稍微往尾指的位置,触摸时感觉有凹陷。
  • 同时按压劳宫穴和阳池穴:掌心并拢,右手略为往下,用左手掌根部的骨头按压右手的劳宫穴,同时用左手的手指按压右手的阳池穴。
  • 太冲穴:位于脚趾公和食趾骨的根部。左脚踩右脚,用左脚脚趾公按压右脚太冲穴。
  • 曲泉穴:双膝并拢,对大腿施加压力,刺激双腿膝内侧的曲泉穴。

2. 肝脏按摩

  • 功效: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并激活全身器官。
  • 注意:按摩的关键在于轻柔,不要用力,因为肝脏非常脆弱;不需每天按摩,最多隔天一次即可。

步骤:

  1. 将右手掌放在右边肋骨上,轻轻按摩20秒。
  2. 轻轻抚摸肝脏位置,使其变得温暖。将手指合起来,用食指至小指打圈按揉30秒,任意方向皆可。
  3. 透过「肝脏泵」增加血流量。十指交扣,按压右侧肋骨下半部分,然后像泵一样按摩10秒钟,使用足够的压力让肋骨稍微移动。

川西医生表示,即使肝脏疲劳,它也不会抱怨,而是24小时默默地守护著你的身体。如果能够透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善肝脏疲劳,代表仍处于早期阶段。只要多加留意,就能令肝脏舒服一点。

脂肪肝6大常见症状 这位置痛是警号

本港约有逾100万人患有脂肪肝。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根据衞生署资料,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病)是指有过多脂肪在肝细胞内聚积。脂肪肝的形成亦与肥胖、胰岛素耐受性、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压有密切关连。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一系列与肝脏细胞积聚过多脂肪(超过肝脏容积的5%)有关的肝脏疾病。脂肪积聚的成因与饮酒过量或其他继发性因素(例如药物或先天性代谢缺陷)无关。当中,脂肪肝有6种常见症状,包括:

  • 食欲不振
  • 恶心
  • 呕吐
  • 右上腹不适
  • 疲劳
  • 如果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肝脏发大

若不及时改善,脂肪肝可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要准确诊断是否患有脂肪肝,就要接受影像检查,例如超声波、电脑扫瞄、磁力共振造影等,或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6招预防脂肪肝 蔬果要吃够多少?

衞生防护中心提出6个有助减低患脂肪肝风险或控制病情的贴士:

  • 维持体重和腰围适中:BMI维持在18.5至22.9之间。男性的腰围少于90cm(约36吋),女性腰围少于80cm(约32吋)。
  • 均衡饮食:适量谷类(尤其是全谷类)、去皮瘦肉、脱脂或低脂奶品类,以及每日最少5份蔬果。避免高糖、高脂或高胆固醇的食物。限制每日摄取不多过5g盐(约1平茶匙)。 
  • 经常运动:以维持健康的体重及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成年人应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带氧体能活动。
  • 避免饮酒:健康男士每日不应饮超过2个标准酒量单位、非怀孕妇女则每日不应饮超过1个标准酒量单位的酒精饮品。
  • 不吸烟
  • 维持适中的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

延伸阅读:1/4港人患脂肪肝!医生推介7种食物消除脂肪肝 吃蚬也有效?

---

相关文章:

脂肪肝|40岁女靠吃1种朱古力 1个月减3kg逆转病情 医生揭最佳食用份量

瘦人/不喝酒也有脂肪肝恐变肝癌 营养师点名9类人最高危 食欲转差是警号

这种饮品假健康真伤肝!营养师揭7种食物恐致脂肪肝/肝癌 附护肝食物

医生教7招逆转脂肪肝 必喝1款茶烧脂稳血糖 吃这款零食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