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下癌症个案增!研究揭4类癌症增幅最大 恐3大因素惹祸

更新时间:18:00 2025-05-13 HKT
发布时间:18:00 2025-05-13 HKT

癌症近年出现年轻化趋势,美国国家衞生院公布最新研究报告指,比较2010至2019年的患癌数据,50岁以下人士患上14种癌症机率有所上升,当中增幅最大的主要有4种癌症。

50岁以下癌症个案增!研究揭4类癌症增幅最大

美国国家衞生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010至2019年间,美国不同年龄层的癌症统计数据,包括33种癌症的病发率及死亡率,并将资料分成6个年龄组别,包括3个早发组(15-29岁、20-39岁和 40-49岁)和3个老年发病组(50-59岁、60-69岁和 70-79岁),发现有14种癌症的早发性机率上升。研究结果在今年5月发表于《Cancer Discovery》

早发性癌症研究结果:

  • 有14种癌症在至少一个早发组别(50岁以下)的病发率增加:女性乳癌、大肠癌、肾癌、睪丸癌、子宫癌、胰脏癌、3种淋巴瘤、黑色素瘤、子宫颈癌、胃癌、骨髓瘤,以及骨骼和关节的癌症。
  • 上述14种癌症中的9种同时在至少一个老年发病组别(50岁或以上)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女性乳癌、大肠癌、肾癌、睪丸癌、子宫癌、胰脏癌和3种淋巴瘤。
  • 约63%的早发性癌症发生在女性身上。
  • 在50岁以下的组别,肺癌、前列腺癌等19种癌症的病发率有所下降。
  • 大多数癌症的死亡率并没有同时增加,除了早发组别的大肠癌、子宫癌和睪丸癌之外。
  • 与基于2010年发病率的预期病例进行比较,2019年的被诊断出的早发性癌症,增幅最大的是女性乳癌,较预期多了4800宗病例,其后分别是是大肠癌(2100宗)、子宫癌(1200宗)和胰脏癌(500宗)。

年轻人患癌风险为何上升?

研究主要作者、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员Meredith Shiels推断,导致早发性癌症发生率上升可能有以下原因:

  • 肥胖率上升:已知有部分癌症与体重过重有关。
  • 癌症检测方法的进步可能促进了早期癌症诊断。
  • 女性首次生育的年龄较大:可能解释早发性乳癌病发率上升,因为怀孕和哺乳被认为可以降低风险。

如何预防癌症年轻化?太懒惰竟易致癌?

对于癌症年轻化的趋势,营养师高敏敏指,日常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都有机会增加患癌风险,因此她建议日常应做好以下10件事,可有效防癌:

1. 避免高糖饮食 

虽然吃糖与癌症没直接关系,但高糖饮食容易致肥,而肥胖增患多种癌症风险,包括胰脏癌、乳癌、子宫内膜癌等。最可怕的是癌细胞特别爱糖,越多糖越活跃。因此世界衞生组织建议,每天摄糖量最好不超过25克才是健康之道。

2. 避免吃太烫 

不少人爱吃火锅,喝热汤,但是吃太烫的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研究指,超过60℃的食物对黏膜具有伤害性,虽然人体会自然修复,但对于爱喝热汤者而言,食道粘膜复原的速度未必跟得上其喝热汤的频率,反复伤害下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3. 避免吃烟熏食物

熏制食品如香肠、烟肉等,含有亚硝胺和苯骈芘等物质,摄入过多可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等风险。此外,熏制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盐分,长期食用有损血压及肾脏健康,因建议少吃这类加工食品,多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更健康。

4. 避免过量饮酒

喝酒对身体的伤害远超想像,长期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酒精还会增加患口腔癌、食道癌的风险。所以喝酒应该限量且适度,据台湾卫福部的每日饮酒酒精标准量:

  • 女性每天不超过1个酒精当量 (10克酒精)
  • 男性每天不超过2个酒精当量 (20克酒精)
  • 一个酒精当量=15克酒精=105大卡

5. 忌吃发霉食物

发霉的食物中含有黄曲毒素,这是一种极强致癌物,即使高温烹煮也无法完全破坏毒素。而黄曲毒素与肝癌的发病率高度相关,对肝脏伤害极大。

因此千万不要怕浪费,把食物的发霉部分除掉后再继续进食,选择进食存放良好的新鲜食材是保护健康的第一步。

6. 及早戒烟

吸烟几乎伤害全身器官,当中最直接受影响的就是肺部。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还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引发心脏病和中风。此外二手烟、厨房油烟也都可能增患肺癌风险。

7.避免吃油炸食物

蛋白质经油炸后,会产生致癌物异环胺,因此一些需反复煎、炸、烤的食物,如油炸鬼及臭豆腐等,当中含有大量异环胺。若经常大量摄取,患大肠癌的风险会提高,也会增加肥胖和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日常建议选用橄榄油等健康植物油,烹调时避免高温油炸,并控制油的使用量,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8. 避免吃腌制食物

腌制食品含有亚硝酸盐,进入体内会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长期食用腌制食品,会增加患胃癌和食道癌的风险。而且腌制食品盐分高,还会对肾脏和血压造成负担,建议少吃或适量进食腌制食品,多选择新鲜食材,保持饮食清淡。

9. 饮食避免过咸 

摄取过多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高血压,还可能增加胃癌风险。因为摄取高盐容易伤害胃黏膜,当黏膜受损修复时,致癌物就有机可乘,细胞突变、癌变的机会也大幅提升。

世界衞生组织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应少于6克,因此日常宜多用天然香料取代盐调味,减少进食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对健康更有帮助。

10. 生活习惯忌太懒 

现代人因为忙碌,餐餐在外用膳、没有时间运动等,更特别偏爱快速方便的加工食品,这些懒惰的习惯容易导致油、盐、糖摄取量超标,出现肥胖、代谢等问题及令免疫力下降,还会减缓新陈代谢,影响血糖和脂肪代谢,增加患胰脏癌、肝癌风险。过去有不少研究指,肥胖与多项癌症皆有关连 。

虽然懒惰并不直接致癌,但会养成不健康的生活状态,间接增加患癌的风险,保持适度的运动习惯与均衡饮食才是远离癌症的关键之一。

资料来源:《MSN》《Science Daily》

延伸阅读:医生教必吃5大防癌蔬菜 番茄超强防乳癌/肺癌等12大癌症

---

相关文章:

西兰花2部位常被当厨余 研究揭抗癌力高100倍 更改善脂肪肝/糖尿病

曾患这种病更易患胰脏癌!医生警告患癌机率2年内增19倍 多吃1类蔬果降20%风险

医生推荐5大超级护肠香料 防便秘/消化不良 这种被封大肠癌克星

防妇科癌必吃10种食物 营养师教多吃1种鱼 降患卵巢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