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饰品3大致癌物超标 盗版「Labubu」塑化剂高出344倍 长期接触恐不育
发布时间:12:19 2025-11-11 HKT
网路购物平台因款式多、价格实惠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商品可能存在超出安全标准的潜在致癌物超标风险。韩国关税厅近期对海外购物平台贩售的仿冒商品展开搜查,发现盗版「Labubu」钥匙圈塑化剂超标达344倍,若长期接触导致中毒,可能增加不育风险。
网购饰品3大致癌物超标 部分产品高达5527倍
据韩媒《中央日报》报道,韩国关税厅表示,中国「双十一」和美国「黑色星期五」等大型海外购物节即将来临,税厅加强打击透过海外邮购途径非法进口的商品,并于5日公布上半年针对仿冒品的专项检查成果。本次行动总计查获606,443件商品,其中250件商品,包括与皮肤直接接触的饰品,进行成分分析后显示,发现有112件商品含有铅、镉及塑化剂等致癌物质,其含量均超出安全标准,部分产品更检测出重金属超标达5527倍。
此次检查范围亦涵盖透过Instagram和YouTube等社交媒体直播电商直接销售的商品,经对42件仿冒珠宝进行检验后,发现其中24件(57.1%)存在铅镉含量超标问题。韩国海关进一步解释,这些饰品的铅含量最高达41.64%(超标4627倍),镉含量最高为12.0%(超标120倍),数据显示这些重金属并非表面涂料残留,而是制造过程中刻意添加的主要原料成分。
盗版「Labubu」塑化剂高出344倍 长期接触恐不育
在各式各样的仿冒商品中,包含今年风靡全球的泡泡玛特(POP MART)旗下知名IP「Labubu」锁匙扣,经过对5件样本进行成分分析后,发现其中2件检出塑化剂超标达344倍,当中包括仿冒的「Labubu」商品。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义,铅、镉和塑化剂都是有害致癌物质,铅与镉若中毒,可能引发肾脏、消化及生殖系统疾病;而塑化剂中毒则可能导致生殖能力受损与内分泌失调。
韩国海关厅长官李明九郑重呼吁,仿冒商品的进口商往往刻意回避安全规范,这类产品极可能隐藏严重安全疑虑。他强烈建议消费者应建立正确消费意识,主动避免购买未经安全认证的危险商品。
摄入过量重金属恐伤大脑/肝肾?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根据本港衞生署资料,一些重金属,如铜、锌等,是人体各项生理和生物化学机能不可或缺的营养素,摄取不足便可引致营养不良的病症。然而,如水银、铅、砷等重金属则对健康没有任何益处。人们经食物、水、空气和商品可接触到小量的重金属。部分重金属即使浓度很低仍可引致中毒,使脑、肾、肺、肝及血液等组织受损及改变其机能。其中,重金属中毒最常见的是由水银和铅引致,占所有个案超过80%。
根据本港食安中心资料,慢性铅中毒可导致贫血、高血压、消化系统病征、肾功能受损、神经系统受损、生育能力受损和不良怀孕结果。婴幼儿、孕妇及喂哺母乳的妇女较易受铅影响。至于镉,动物研究显示,急性镉中毒可能会损害肠胃道,影响肝脏、心脏和肾脏功能;而慢性镉中毒会影响肾脏,破坏肾小管功能,引致出现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等病症。
摄入过量重金属铅和镉有何影响?
8种日用品含塑化剂 患乳癌风险恐增80%?
何谓塑化剂?根据食安中心资料,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用来加入硬塑料等物料中,使更具弹性和耐用。广泛用于多种工业和消费产品,主要用于聚氯乙烯(PVC)产品,当中有些用于食物接触物料。邻苯二甲酸酯类是最常见的塑化剂,通常用于制造以下产品:
- 日常用品:衣服、化妆品、香水、食物包装、玩具,以及乙烯基产品(例如地板、浴帘、雨衣)
- 医疗用品:输血袋、输血管、静脉注射液袋、静脉注射液管和其他医学器材
- 其他用途:建筑物料、润滑油、溶剂和清洁剂。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1年指出,导致DEHP(其中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在大鼠或小鼠多个靶组织(例如肝脏和睪丸)引发癌症的机理,不排除也会发生在人类身上,于是把DEHP评估为第2B组物质(或可能令人类患癌)。另外,台湾中研院亦曾于2014年发布一项追踪11,923名女性达20年的研究报告,证实经常接触塑化剂产品、暴露于塑化剂的女性,患乳癌风险比一般人高90%。
延伸阅读:饮樽装水/用沐浴乳易增毒素?医生教7招防毒 1类菜可排毒防癌保命
---
相关文章:
误吞塑化剂恐伤肾致癌 医生盘点10大生活习惯易中伏 边玩手机边食饭也中招?
女医体内塑化剂超标100倍 揭每天搽这类护肤品惹祸 必吃1类蔬菜排毒
塑化剂|食外卖用洗头水吸入塑化剂可致癌?化学博士K Kwong列14种高危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