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地拟「玻璃砖」代替水泥 助减碳2至3成 料明年用作翻新间隔墙

ESG
更新时间:14:44 2025-10-23 HKT
发布时间:14:44 2025-10-23 HKT

「中环大业主」置地公司去年宣布「Tomorrow's CENTRAL(明日中环)」三年大计,全面升级中环置地广场零售物业组合,过程中全面制订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实现75%废物转化。置地为达成目标,宣布推出本港首个强化玻璃循环再造方案,探讨制作「玻璃砖」,代替水泥原料,可对应减碳20至30%。置地公司工程助理总经理吴美玲表示,目前方案仍在测试阶段,预计明年用在翻新建筑物的间隔墙。

推动「闭环循环经济」

置地表示,Tomorrow's CENTRAL项目中,置地将与同系的金门建筑,以及理大合作,推动「闭环循环经济」,透过拆卸的钢化玻璃及夹胶玻璃,循环再造为砖头,应用在翻新项目的间隔墙及低碳水泥替代品,借此将建筑物料重新使用。

置地公司工程助理总经理吴美玲表示,目前方案仍在测试阶段,预计明年用在翻新建筑物的间隔墙。
置地公司工程助理总经理吴美玲表示,目前方案仍在测试阶段,预计明年用在翻新建筑物的间隔墙。

较一般砖头更高强度

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杰出研究教授兼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智生解释,今次方案是将回收的强化玻璃磨成粉末,取代水泥角色,成为造砖的原材料,「玻璃砖」的重量与一般砖头相若,并有更高强度。他续指,经研究后,砖头最多可加入20至30%回收玻璃,即减少相同比例碳排放;而余下约70%砖头原料,亦来自旧有石屎重用,直言「(砖头)循环再用含量超过90%。」

方案将回收的强化玻璃磨成粉末,取代水泥角色,成为造砖的原材料。
方案将回收的强化玻璃磨成粉末,取代水泥角色,成为造砖的原材料。

潘智生又指,项目推算有逾50吨店舖门面、外墙及幕墙玻璃拆卸,预料可制作2万个「玻璃砖」,相信足够用于是次大型翻新工程的需求。

吴美玲表示,目前该强化玻璃循环再造方案仍在研究阶段,包括下月进行防火测试,当确立方案可行后,便随即投入工程,预计明年可采用;而经济效益上,则需待届时才能清楚评估成本。她又称,现时除了玻璃循环再造外,亦有其他拆卸物如板材,与一些非牟利机构合作。

所有回收物料「都系资源」

金门建筑集团持续发展经理谢志轩则指出,会视所有回收物料「全部都系资源,永远都唔想攞去掉」,而是次选择使用玻璃再造,主要由于数量较易达到商业规模,而且将原本弃置的玻璃转化成砖,将可产生经济价值。

去年提出升级置地广场

置地去年中提出「Tomorrow's CENTRAL」计划,与多间奢侈品牌租户同共投资逾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升级置地广场,当中主要奢侈品牌租户的零售面积增加1倍,至22万方呎,并增加餐饮空间,目前已开展第一期工程。

翻新工程中,置地提出将大幅采用环保建筑材料目标,包括100%使用低碳混凝土、绿色钢筋及永续木材,并会转化至少75%的建筑废弃物。置地行政总裁史米高表示,Tomorrow's CENTRAL回应全球及本地逼切的废物挑战,该集团正建立循环经济,将废物从负担转化为资源,冀从是次项目建立有系统并可借鉴的模式,必将重塑香港以至其他地区的建造业实践。